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石景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学者出于心,心为身之主,耳目候心。若心不在学,则听诵不闻,视简不见。如欲炼业,必先正心,而后理义入焉。

    夫两叶掩目,则冥默无睹:双珠填耳,必寂寞无闻。叶作目蔽,珠为耳鳅,二关外 , 视听内隔,固其宜也。而离娄察秋毫之末,不闻雷霆之声;李子听清角之韵,不见嵩岱之形。视不关耳而耳不闻 , 听不关目而目不见者,何也?心秋毫,意入清角故也。是以心驻于目,必忘其耳,则听不闻;心驻于耳,必遗其目,则视不见也。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剞劂【1】之手,而不能 , 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当弈之时,有吹笙过 , 倾心听之,将闻未闻之际,问以弈道,则不知也。非弈道深微,情有暂暗,笙滑之也。隶首,天下之善算也,当算之际,有鸣鸿过者,弯弧拟之,将发未发之间,问三五,则不知也。非三五难算,意有暴昧,鸿乱之也。弈秋之弈,隶首之算,穷微尽数,非有差也。然而心在笙鸿弈败算挠者,是心不专一游情外务也。瞽无目而耳不可以察,专于听也;聋无耳而目不可以闻,专于视也。以替聋之微,而听察聪,视明审者,用心一也。

    夫蝉难取,而黏之如掇;卷耳易采,不盈倾筐,专与不专也。是故学者必精勤专心,入于神。若心不在学而强讽诵,虽入于耳而不谛于心。譬若聋者之歌,效人为之,无以自乐,虽出于口,则越散矣。

    (取材于《刘子》)

    注释:【1】剞劂:雕刻用的刀具。

    1.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二关外    拥:通“壅”,阻塞 B . 秋毫    溺:沉浸,沉潜 C . 非有也    差:差别,差异 D . 视明者    审:清楚,明白
    2.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耳目候心       专听也 B . 而不能者      有吹笙过 C . 三五     入于神 D . 然而心在笙鸿弈败算挠者            卷耳易采,不盈倾筐
    3.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则听诵不闻,视简不见

      那么听诵读之声就会听而不闻,读简牍文字就会视而不见

      B . 视不关耳而耳不闻

      看东西时没有堵上耳朵,耳朵却听不见

      C . 非弈道深微,情有暂暗,笙滑之也

      不是下棋之道精深,是情绪一时陷入低沉,笙声扰乱了他

      D . 聋无耳而目不可以闻,专于视也

      聋人失聪,眼睛不可用来听声音,因而专注于看

    4. (4)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不能同时完成,是因为心不能同时专注于两件事。 B . 离娄、季子等人的事例,说明如果用心专一,就能够抵抗各种外界干扰。 C . 不仅仅是学习,做任何事都要精神高度集中,这样难事就可能会变简单。 D . 文章与荀子《劝学》都关注“学”,两文中“用心一也”的含义大致相同。
    5. (5) 选文论点鲜明,论证逻辑严密。请以第三段为例,谈谈该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