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注]

    艾青

    春天了

    龙华的桃花开了

    在那些夜间开了

    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

    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

    那些夜是刮着风的

    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

    而这古老的土地呀

    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

    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

    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

    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

    经过了冰雪的季节

    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

    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

    在神话般的夜里

    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

    爆开了无数的蓓蕾

    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

    人问:春从何处来?

    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

    1937年4月

    (有删改)

    [注]此诗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写。1931年2月7日,在上海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等五位左联作家被秘密枪杀。

    1. (1)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龙华的桃花开了”点明了地点,以桃花表现春天之美,暗示这是对左联五烈士的深切纪念。 B . “没有星光”“刮着风”“寡妇的咽泣”等描写的是桃花开放的环境,表现现实的黑暗与残酷。 C . “饥渴的野兽”以野兽比喻土地,表现了作者对渗入了烈士鲜血的土地的憎恨和对烈士的怜惜。 D . “爆开”写桃花开放之热烈,让人感到一种绚丽之美,又让人联想到烈士们的牺牲是有意义的。
    2. (2)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选择龙华的桃花来赞颂与怀念左联烈士,角度新颖,这样切入能够更形象、更凝练地表达主题。 B . 诗中接连三次使用“经过了……”,是为了表明经过的时间之长,暗示时局艰危,革命者须百折不挠。 C . “血迹,斑斑的血迹”指烈士牺牲时的血迹,以反复手法强调了敌人的残暴和烈士不怕牺牲的精神。 D . 桃花只是龙华的,却“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但并不矛盾,因为这其实是对左联五烈士的歌颂。
    3. (3) “桃花”意象在诗中既实又虚,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4. (4) 诗歌最后两行在全诗中起了什么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