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官员在考察甘肃省定西等地后,得出了“这里是不适合于人类生存土地”的基本结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是甘肃的基本省情。全省86个县市区中,有58个县列入国家六盘山、秦巴山和藏区“三大片区”,还有17个省定“插花型”贫困县,贫困村6220个、贫困人口552万人,贫困人口规模居全国第8位,贫困发生率高达266%。面对千百年来困扰甘肃人民的贫困问题,甘肃省委省政府以绝不拖全国脱贫攻坚后腿的政治自觉和造福陇原人民的使命担当,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在陇原大地展开了一场“拔穷根、挪穷窝、消除绝对贫困”的反贫困攻坚战。2019年3月7日,在全国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的总攻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甘肃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科学部署、细致安排,全省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最终实现全省55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26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与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谱写了21世纪脱贫攻坚、富民兴陇的历史新篇章。
(摘编自刘进军《发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光明日报》2021年6月3日)
材料二:
图1 脱贫攻坚战以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变化情况 图2 国家公布的“脱贫标准”
图3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图4 各省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数量
(摘自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
材料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句炽热而真诚地表达出扶贫工作者的心声。前不久,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多次登上热搜,让网友感慨脱贫攻坚工作的艰苦卓绝。数百万扶贫工作者忙碌在田间地头,穿梭在山区村庄,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将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脱贫事业。他们就如散落在山野的一束光,照亮封闭的山乡,送去致富的希望。
为夺取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各行各业同样汇聚起强大的力量:在高铁网四通八达,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的今天,铁路部门依然保留开行81对“慢火车”助力脱贫攻坚,为山区人民出行带来便利,有效带动了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金融行业通过优化运用扶贫再贷款、支持贫困地区开发特色农业险种、为贫困地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绿色通道”等举措,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事业的发展;电商行业坚持扎根三农,开展消费扶贫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真正走向全国大市场。全社会构筑起的强大合力,最终让贫困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面对脱贫攻坚战决胜的2020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冲击,贫困人口外出务工推迟,扶贫产品滞销等问题让脱贫攻坚遇到了挑战,各地政府及时响应,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让务工人员及时上岗,将消费扶贫作为应对疫情、巩固脱贫成果的有力举措。
(摘编自《中国日报网评:夺取脱贫攻坚伟大胜利彰显磅礴中国力量》,中国日报网2021年3月1日)
材料四:
据法新社2月25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宣布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报道称,在北京举行的盛大仪式上,习近平向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代表——其中有些人穿着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颁奖,并承诺在减贫方面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报道还提到,2015年习近平郑重强调要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要在今年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支柱。
(摘编自《境外媒体关注:习近平宣告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参考消息》2021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