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九上·武功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家庭对一个人生命质量的作用毋庸多言。尤其在进入学校之前,功能更大。对此,中国人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德国有本书叫作《小脑袋,大世界》,其中两句话形象且深刻:1~7岁也许不到人生的10%,却决定了人生的70%:只有发掘好人生的前8年,才能过好人生的80年。许多家长把孩子的教育界定为学校的学习、课外班的补习、特长班的培养,将学校考试成绩作为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将文凭高低看作人生是否成功的标准,这是家庭教育领域一个极大的误区。

    在我国,第一、第二代独生子女的父辈、祖辈接受的是以职业定位的生产教育;缺乏建设家庭的生活类教育。这类教育缺乏所带来的问题在其儿辈、孙辈的成长与婚姻生活中全面暴露出来,如同一则语录所说的那样:“在我们不懂婚姻时就走进了家庭,在我们不懂教育时就拥有了孩子,在我们不懂健康时就拥有了生命,在我们不懂为人处世时就走入了社会。”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不乏大量的“直升机式”和“割草机式”家长。“直升机式”家长,是指家长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割草机式”家长,则是“直升机式”家长的升级版,他们走在孩子前面,替孩子清除成长道路上的障碍,不希望孩子直接面对任何困难。具有上述两种特点的家长都不利于孩子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说过:“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它要求母亲付出最强烈的爱,但这种爱又必须帮助孩子成长而远离母亲,最终完全独立……但是大多数母亲都没能完成任务,即在爱孩子的同时又能让他离开,或者希望他能离开。”

    在后物质时代,父母要学会对孩子的“深沉爱”和“智慧爱”,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可以做自己,成为一个可以自我引导、自我决定和自我发展的成熟个体。新时代的家长应帮助孩子做好自主走路的准备,而不是一味地为孩子铺平成长的道路。事实已经证明,后者会阻碍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降低他们的抗压能力。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家庭教育是人生的起始教育和奠基教育,首先应当将人格教育、做人教育作为第一任务。人生大事,如何判断其幸福、成功?怎样对待名利?面对挫折和困难持何种态度?无不与人格修养密切相关。缺乏人格教育,一生将是痛苦的,甚至是危险的。有观点认为,人可以通过改变思想,而改变人生。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道德、幸福和有益于社会的人,则一定要把做人教育摆在首位。有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据报载,杨振宁去美国学习物理之前,其父请人给他授课,但没有请物理学家讲物理,而是请国学大师讲《孟子》。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正是父亲给予杨振宁的精神支柱,使之后来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并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院士杨叔子要求其机械专业博士生背诵《老子》(即《道德经》),并作为毕业考试内容。谓之:不识道,不足以成智者;不用道,不足以驰骋人生。他说背诵《老子》的目的:一是培养民族责任感,二是锻炼形象思维能力,三是学习如何做人。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出一条信息。
    2. (2) 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家庭教育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3. (3)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第一、第二代独生子女的父辈、祖辈都属于“直升机式”和“割草机式”家长。 B . “只有发掘好人生的前8年,才能过好人生的80年”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C . 材料三中,“后者会阻碍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中的“后者”是指“一味地为孩子铺平成长的道路”。 D . 材料四画线部分运用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家庭教育“应当将人格教育、做人教育作为第一任务”的观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