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 1. (2022九上·武功期末)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nǎn)       见(piē)         守(kè)        一气成(hē) B . (yù)        言(zhēn)        婷(pīng)      伤痕累(lèi) C . 养(huàn)      伤(zhòng)       盘(héng)      不置辩(xiè) D . 刻(qǐn)       烟(chuī)         调(hé)        如坐针(zhān)
  • 2. (2022九上·武功期末)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应酬        亵读        不知好歹        两肋插刀 B . 掂量        宽宥        孜孜不倦        望眼欲川 C . 荒唐        坎肩        如雷贯耳        前仆后继 D . 招架        侍候        与日巨增        不省人事
  • 3. (2022九上·武功期末) 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
    1. (1) ,蝉鸣黄叶宫秋。(许浑《阳城东楼》)
    2. (2) 晓镜但愁云鬓改,。(李商隐《无题》)
    3. (3) ,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4. (4)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5. (5) 今日听君歌一曲,。(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 (6) 明月几时有?。(苏轼《水调歌头》)
    7. (7) 远远围墙,。(秦观《行香子》)
    8. (8) 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9. (9)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10)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4. (2022九上·武功期末) 名著阅读。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认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鲁智深提着铁禅杖,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

    林冲道“……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1. (1) 选段中林冲与高衙内冲突之后,因(情节)被捕入狱。后来,陆虞侯又设计陷害林冲,林冲被逼雪夜上梁山。
    2. (2) 选段反映出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整本书概括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
  • 5. (2022九上·武功期末)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博物馆发展至今,其功能性在收藏、研究的基础上,新增了教育。②博物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三大功能中,收藏是____________,研究是____________,教育是____________。③以博物馆为窗口和媒介,能实现研究成果从专业小众向普通大众的转化,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进而实现文明互鉴,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④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是博物馆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之一。

    1. (1) 结合语境,请将下面的语句填写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填序号)

      A.目的和结果        B.基础和前提       C.手段和过程

    2. (2) 按照复句类型划分,第③句是复句。
    3. (3) 请提取第④句的句子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综合性学习(7分)
  • 6. (2022九上·武功期末) 请你参加以“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 (1) 【活动一:书写主题】请将“岁月如歌”正确、工整、规范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 (2) 【活动二:设计活动】以下是班委会为本次活动设计的具体项目,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召开“点点滴滴在心头——初中生活的回忆”座谈会;

      整理“我们在这里起飞——班级成长档案”;

      准备“①——毕业晚会”;

      建立“②——毕业留言簿”。

    3. (3) 【活动三:加油鼓劲】离中考还有一百多天,你的同学写了“滴水穿石战中考,如歌岁月应无悔”给大家加油鼓劲,请你以此为上联,对出一个下联。

      下联:

    4. (4) 【活动四:发起征文】为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初三年级组决定向全年级同学征集以“我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文章,文体不限,要求12月30日17:00前将稿件交至各班宣传委员处。请你代年级组拟一则征文启事。

      征文启事

三、阅读(46分)
  • 7. (2022九上·武功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家庭对一个人生命质量的作用毋庸多言。尤其在进入学校之前,功能更大。对此,中国人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德国有本书叫作《小脑袋,大世界》,其中两句话形象且深刻:1~7岁也许不到人生的10%,却决定了人生的70%:只有发掘好人生的前8年,才能过好人生的80年。许多家长把孩子的教育界定为学校的学习、课外班的补习、特长班的培养,将学校考试成绩作为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将文凭高低看作人生是否成功的标准,这是家庭教育领域一个极大的误区。

    在我国,第一、第二代独生子女的父辈、祖辈接受的是以职业定位的生产教育;缺乏建设家庭的生活类教育。这类教育缺乏所带来的问题在其儿辈、孙辈的成长与婚姻生活中全面暴露出来,如同一则语录所说的那样:“在我们不懂婚姻时就走进了家庭,在我们不懂教育时就拥有了孩子,在我们不懂健康时就拥有了生命,在我们不懂为人处世时就走入了社会。”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不乏大量的“直升机式”和“割草机式”家长。“直升机式”家长,是指家长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割草机式”家长,则是“直升机式”家长的升级版,他们走在孩子前面,替孩子清除成长道路上的障碍,不希望孩子直接面对任何困难。具有上述两种特点的家长都不利于孩子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说过:“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它要求母亲付出最强烈的爱,但这种爱又必须帮助孩子成长而远离母亲,最终完全独立……但是大多数母亲都没能完成任务,即在爱孩子的同时又能让他离开,或者希望他能离开。”

    在后物质时代,父母要学会对孩子的“深沉爱”和“智慧爱”,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可以做自己,成为一个可以自我引导、自我决定和自我发展的成熟个体。新时代的家长应帮助孩子做好自主走路的准备,而不是一味地为孩子铺平成长的道路。事实已经证明,后者会阻碍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降低他们的抗压能力。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家庭教育是人生的起始教育和奠基教育,首先应当将人格教育、做人教育作为第一任务。人生大事,如何判断其幸福、成功?怎样对待名利?面对挫折和困难持何种态度?无不与人格修养密切相关。缺乏人格教育,一生将是痛苦的,甚至是危险的。有观点认为,人可以通过改变思想,而改变人生。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道德、幸福和有益于社会的人,则一定要把做人教育摆在首位。有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据报载,杨振宁去美国学习物理之前,其父请人给他授课,但没有请物理学家讲物理,而是请国学大师讲《孟子》。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正是父亲给予杨振宁的精神支柱,使之后来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并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院士杨叔子要求其机械专业博士生背诵《老子》(即《道德经》),并作为毕业考试内容。谓之:不识道,不足以成智者;不用道,不足以驰骋人生。他说背诵《老子》的目的:一是培养民族责任感,二是锻炼形象思维能力,三是学习如何做人。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出一条信息。
    2. (2) 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家庭教育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3. (3)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第一、第二代独生子女的父辈、祖辈都属于“直升机式”和“割草机式”家长。 B . “只有发掘好人生的前8年,才能过好人生的80年”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C . 材料三中,“后者会阻碍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中的“后者”是指“一味地为孩子铺平成长的道路”。 D . 材料四画线部分运用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家庭教育“应当将人格教育、做人教育作为第一任务”的观点。
  • 8. (2022九上·武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树碑

    李小庆

    福爷安静地坐在村东头的树墩上脸上的皱纹和树墩那皴裂的树皮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夕阳的余晖里成了一尊雕像。

    树墩的后头便是一所学校。一所只有9个孩子的学校。

    福爷是这所学校的看门人,其实也没啥可看的,除了一些缺胳膊断腿的桌椅板凳,便是小李老师。

    没事的时候,小李老师就喜欢坐在福爷的旁边,听福爷讲发生在学校里的那些陈年旧事,包括小李老师在二年级的时候,因为不敢和老师报告去厕所而尿裤子的事。小李老师便哧哧地笑,他说他才不信福爷呢,二年级还尿裤子?鬼才信!来来来,还是下一盘棋堵堵您的信口开河!

    乒乒乓乓的棋子碰撞声并没有堵住福爷的嘴,福爷说你小时候蔫淘蔫淘的,你娘走得早,你爹一个人拉扯你们四个,顾上这个顾不上那个,村里哪家的饭你没吃过?你学习好,愣是让学校减免了你的学杂费!啧喷,加一起可好几块钱呢!为这,满儿他娘还找到学校也要减免学费呢!哧!也不看看满儿那成绩!不过那时可真热闹啊!嘿,那个叫啊、闹啊,大半个村子都能听到……

    满儿在外面挣了钱,把他娘接走了,再也没回来……小李老师飞出了一个象,重重地凿在福爷的车上。

    谁像你这个傻小子!念了大学,转个圈又回这个山沟来!看你那点儿出息……

    为啥回来别人不晓得,福爷您不晓得?小李老师摩挲着棋子低声说。

    我不晓得!福爷闷闷地回了一句,把脸扭向有些模糊的远山,流动的夕阳把福爷斑驳的身影扑倒在破旧的棋盘上。

    小李老师知道,福爷又想起了五儿。

    小李老师也想五儿。

    五儿是山那边的孤儿,每座山的那边都有几个娃来这所学校上课,那时小李老师还是人们嘴里的李三儿。

    五儿和李三儿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走出大山。

    大学毕业后,五儿回到了村里,当上了村小学的老师,李三儿不解地看着五儿如花的笑靥说,好不容易走出来,见了世面,还要回到山沟沟?

    我要守着咱们的村子!也要守着这所学校!五儿指着书声琅琅的教室说,好看的眼睛被风吹得眯成了两条缝,但是却好像有两束阳光落在她的眼睛里。

    李三儿不敢看五儿的眼睛,转过身子,让自己逃离那两束阳光的捕捉,任五儿的身影在村头站成了一棵树。

    他回头看了看越来越模糊的五儿,向她挥了挥手。停在路边的小客车像一头巨鲸,一口将他吞进去,然后喷出一股黑烟,摇头摆尾地游进夕阳的光晕里。

    两年后,李三儿回到了村里,他没有看到五儿,也没有看到学生,只看到颓败的教室和在学校门口发呆的福爷。

    五儿呢?孩子们呢?

    五儿走了……福爷低着头,垂下了眼睑说,孩子们也都走了。

    当李三儿看到五儿的时候,那只是一张黑白照片,镶嵌在一块冰冷的石碑上,石碑立在学校后面一个孤零零的山坳里。

    那雨下得真大啊,水库的堤坝都快垮了,长这么大岁数都没看过发这么大的水!为了救落在水里的小四儿,她忘了自己不会游泳……福爷说,那个山坳里可以遮挡风雨,不会再让五儿一个人去面对那么大的风雨了,我替她守着……

    小四儿是李三儿的弟弟。

    李三儿在五儿的碑前站成了一棵树。

    他想起了他离开这个村子时,五儿是不是也这样泪流满面,那时候,五儿的心是不是有被碾轧的感觉?

    李三儿成了小李老师,把空无一人的教室变成了9个孩子的乐园,那是他翻山越岭才找回来的学生。

    福爷安静地坐在树墩上,眯着眼打盹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树墩的四周冒出了一根根的枝条,嫩绿嫩绿的,随着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欢快地摇摆着。

    站在讲台上,小李老师似乎能看到山坳里的五儿也在微笑着看他。

    夕阳的剪影里,有一个人。

    还有一块碑。

    1. (1) 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补全故事情节。

      五儿和李三儿一起上学,一起走出大山→→五儿为救小四儿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2. (2) 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①满儿在外面挣了钱,把他娘接走了,再也没回来……小李老师飞出了一个象,重重地凿在福爷的车上

      ②为啥回来别人不晓得,福爷您不晓得?小李老师摩挲着棋子低声说。

    3. (3) 李三儿和小李老师在小说中是同一个人物,却采用不同的称谓,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4. (4) 本文在不同时空的几处场景中都写到“夕阳”,别具情味。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深意。
    5. (5) 小说题目“树碑”有哪些意蕴?请简要分析。
  • 9. (2022九上·武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有秦标者,盱眙人,少为县中吏。嘉庆初年,同房科某以赈济侵蚀事下狱,罪应军 , 向秦大哭曰:“吾上有老母,妻年少,且无子。如我行,君为我周急之,虽死他乡,亦所感激也。”秦慨然曰:“吾惟一身,无所累,愿代子行。”遂于官,改供自认,乃发遣秦中。适教匪滋事川、楚,蔓延陕西,一路荆棘,秦充乡勇以协官兵,得功,议叙为守备。三年,教匪平,而军年亦满,回乡。初补千夫长,屡擢至海州钱家坎都司,旋升仪征参将。秦通文墨,有将略,能通诗古文词,画山水、花卉亦颇得生趣。余在淮阴都督府识其人,畅谈者久之,俨然一书生,真奇人也。

    (节选自钱泳《履园丛话卷六耆旧》)

    【注释】①军:充军。②周急:周济救急。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遂于官          ②得功

      ③越三年            ④回乡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县中吏                         酿泉 B . 同房科某赈济侵蚀事下狱           属予作文记之 C . 死他乡                           乘奔御风 D . 发遣秦中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3)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惟一身,无所累,愿代子行。

      ②余在淮阴都督府识其人,畅谈者久之。

    4. (4) 秦标的“奇”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出两点即可)
  • 10. (2022九上·武功期末)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问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 (1) 诗词重视炼字,“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强”字用得很好,请作赏析。
    2. (2) 作者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
四、作文(5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