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下·原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保留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这些传统建筑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构成中华民族世代安居乐业的物质环境;中国传统建筑以其形式之美、技艺之美、意蕴之美,为我们的生活赋予了浓重的艺术色彩。

    中国传统建筑十分注重形式之美。中国传统建筑大多具有优美柔和的轮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中国传统建筑单体一般由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常见的平面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屋顶的形式更加多样,有平顶、坡顶、尖顶、圆拱顶等,还可以结合平面形状把几种样式组合成更加复杂曲折、变化多端的屋顶形式。古人还非常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将建筑的形体和周围的地形地貌、山水植被等进行整体的组织安排,巧妙处理每一处组群建筑的体量、尺度、造型、肌理及光影色彩,使其产生大小高低、主从虚实、远近疏密、动静阴阳等空间变化,从而给人以完美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

    透过传统建筑丰富多彩的形式,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的传统技艺之美。《周礼•考工记》认为“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千百年来,经过一代代工匠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积累,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营造技艺。

     中国传统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承重结构,木结构采用柱、梁、檩、枋构成的木构架做支撑,承载屋顶、楼面的重量以及风力和地震力,墙壁只起围蔽、隔断和稳定柱子的作用,因此,建筑的墙和门窗可以自由设置。而且木构架采用榫卯连接,加上木材本身的柔性,使木构架在抗震性能上表现突出。古人还创造了“斗拱”这一独特的结构部件和“材分”的模数单位,各种木构件可以定型化加工和组装,从而简化了单体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使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很早就迈进了标准化、模数化和预制装配化的阶段。

    此外,中国传统建筑更兼有无形层面的观念意蕴。它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

    古人通过仰观俯察而取象天地,用阴阳五行等学说解释宇宙的基本法则和相互作用,通过模拟宇宙(天)的秩序,使之与建筑、城市所体现的人间秩序相对应并求得永恒。古人又讲求“不违农时”“参天地、赞化育”,通过顺应四时的变化、尊重自然的规律而与外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如陵寝建筑因山就势,极为重视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园林建筑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和“步移景异”的景观变化。

    早在理性思维日渐成熟的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以“和”为美的思想,其本质在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在于各对立因素的相互联系、渗透与协调;因此包括建筑艺术在内的中国艺术,高度重视艺术形象的结构、韵律、运动等,在事物多样性的对立统一中,追求结构上井然有序而又富于变化。

    (摘编自刘彤彤《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1. (1) 下列关于“传统建筑”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统建筑为我们提供了物质环境,而且因其艺术感,成为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B . 传统建筑重视形式之美,形式丰富多彩,屋顶由多种样式组合而成,变化多端。 C . 传统建筑多以木结构做支撑,其榫卯连接的技艺和木材的柔性决定了建筑的抗震性能。 D . 传统建筑蕴含以“和”为美的思想,在结构上,讲求井然有序而又富于变化。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总括中国传统建筑具有的特点,随后对其“三美”分别进行详细的论述。 B . 文章引用《周礼•考工记》,说明工匠们创造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技艺之美。 C . 文章提到传统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都是为了论证古代建筑富有意蕴之美。 D . 文章以专业术语介绍传统建筑的形式美和技艺美,体现出科学性和严密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廊前屋檐下洒落一缕阳光,书房窗前可看到竹影摇曳,这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B . 古代建筑中墙壁不是承重结构,可以自由设置,与现代建筑中承重墙不得损坏不同。 C . 结构部件“斗拱”和模数单位“材分”的问世,促进了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发展进入新阶段。 D . 中国传统建筑体现出一种宇宙观,古人将宇宙秩序融入建筑和城市之中,从而参悟天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