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例题四】《桃花源记》《孔子过泰山侧》比较阅读

    【甲】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 (1) 请用两条“/”给文段乙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昔 者 吾 舅 死 于 虎 吾 夫 又 死 焉 今 吾 子 又 死 焉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知有汉/记之而去 B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神情与苏、黄不 C . 渔人甚之/忽啼求之,父 D . 率妻子邑人来此境/奇山异水,天下独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4. (4) 下列对两个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段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B . 甲文中,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桃花源是个和平富足的社会。 C . 乙文段中妇人宁与老虎为伴,死于虎口,也不愿去接受暴虐者的统治,是因为社会政治的残暴专横,不堪忍受。 D . 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记叙;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虚构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正面衬托的手法突出主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