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不断发展的时期。在政治上,为摧垮魏晋以来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唐政府培养遴选忠实的为本王朝效力的人才;在思想意识领地,通过传授儒术和兴办学校来推崇儒术,笼络人心。唐太宗等统治者在总结历史经验后认识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而要造就德才兼备的统治人才,就“必须博学已成其道”,“以学饬情以成其性”,从抓教育入手。他们具有一定的政治眼光,重视封建统治人才的开发和智力投资。
——摘编自孙炳元《论唐朝教育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1906年3月,清政府学部拟定了《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提出了“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宗旨,经清政府批准正式颁布,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中央政府明令颁发的教育宗旨。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召开临时教育会议,确立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个宗旨要求德智体美四育并举,而以德育为中心,对革除清末教育旧制,促进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建设,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摘编自李霞《民国时期教育方针的精神主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