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2·大连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初,民间继承先秦传统,重新开办私学,并使之逐渐兴盛起来,当时有一些大师收徒传授经典,学生人数众多,为汉代官学教育提供了重要补充。汉武帝时期,在私学从事教学的儒学大师不仅博学多才,而且品行出众,对忠君、孝亲、仁爱等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身体力行,被誉为道德彬彬,在地方有着广泛的影响,成为儒家道德示范的楷模。汉代私学的教学内容重视社会礼仪规范传授,方法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儒家伦理道德。私学的学习会成为选官任职的重要基础,因此有条件的家庭给孩子提供教育资源,为将来“学而优则仕”奠定基础。

    ——摘编自邢丽芳《儒家教化及其有效性研究》

    材料二:1982年颁布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首次将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写入执政党的大会决议,这标志着“教育现代化”被正式提出。1983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提出将教育现代化推升至新高度。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系统地阐明了改革的两大主题,即管理体制变革与教育结构调整,这为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体制和结构层面的支撑。1993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加大教育的开放力度、要敢于创新”,为21世纪初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总体谋划。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宗明义地规划了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流大学的建设并且吹响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号角。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其中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有力抓手。

    ——摘编自张伊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现代化:演进、特征与路径》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汉代私学教育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教育的演进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