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八上·云南期末)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

    ㅤ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ㅤㅤ子曰:“疏食,饮水,曲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乙】

    ㅤㅤ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ㅤㅤ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疏食:

      ②曲而枕之:

      ③岂不大丈夫:

      ④富贵不能

    2.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②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 (3) 下列对【乙】文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      
      A . 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和“论据”展开批驳。 B . 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完全不同。 C . 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比喻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 D . 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显示了大丈夫的内涵。
    4. (4) 在选文中,【甲】文中的颜回、孔子及【乙】文中的“大丈夫”,这几种人的道德要求是趋向于一致的,试结合两文加以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