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西城一模)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材料一:在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对商代的认识是相当有限的。《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其中记述“(商)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甲骨文出土后,通过对甲骨刻辞及甲骨出土坑位,与之共出的遗迹、遗物状况的研究,认为《竹书纪年》所记的完全可信。

    ——摘编自李建武等《甲骨文与古都安阳》

    材料二:北魏迁都洛阳以前,云冈石窟的飞天服饰取材自北方民族的日常服饰,形象和服饰突出鲜卑族胡风胡韵的特点。其中第7窟飞天脸圆发短,着短裙,身躯粗壮,有憨厚质朴之态,体现了鲜卑民族的精神,具有北方游牧民族之气质。

    迁都洛阳之后云冈石窟造像样式发生变化,其中第34窟飞天最有代表性,面貌清瘦,身材丰满,腰部纤细,是兼有鲜卑族与汉族特点的美丽女性形象,体现了鲜卑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完美交融。

    ——摘编自彭东航《长城区域飞天造像流变与民族融合》

    材料三:《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目录(部分)

    第二章东方与西方

    第四章炮口下的震撼

    第七章近代化一小步

    第九章日本冲来了

    第十章变与不变的哲学

    第十七章“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第十九章新文化运动

    注:“新陈代谢”比喻新的事物滋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

    材料四:北京有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余年建都史。古都文化源远流长,京味文化脍炙人口。讲好北京故事,述说风土人情、民间万象、人生百味,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现策划一套丛书,来讲述老北京的故事。内容包括《古都文脉》《胡同街巷》《京城会馆》《名人故居》《风物民俗》《饮食名馔》《戏曲曲艺》等。

    ——摘编自安东等《讲好北京故事述说京味文化》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甲骨文出土”的意义。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北魏迁都洛阳前后云冈石窟飞天形象的变化。结合所学,写出推动这一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
    3. (3) 依据材料三,从目录中任选一章,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简要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新陈代谢”的含义。
    4. (4) 从材料四中任选一本书,制作一份写作计划。(包括体现此书主题的一处遗址、遗迹,或一件实物等,说明其与主题的关系,分析其文化价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