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单选题
  • 1. (2022·东丽一模)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 甲午中日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鸦片战争
    2.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洋务热潮。下列言论中,属于洋务派的是(    )
      A .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B . 中国只有实行维新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C . 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D .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3. (3) 革命元老林伯渠在1941年感慨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这段话旨在赞扬辛亥革命(    )
      A . 宣传了民主自由思想 B .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 C . 终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4. (4)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A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 (5) 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这反映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是(    )
      A .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 .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6. (6) 在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有一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还可以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二十三日星期六。”作为历史记录,它已定格为永恒。由此记录,你能想到的是(    )
      A .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B . 日军攻占南京,开始大屠杀 C . 抗战胜利,南京光复 D . 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
    7. (7)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始,在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上,29岁的华北军区乐队队长罗浪沉着地指挥着200名军乐队员,精神饱满地演奏了三遍雄浑激昂的(    )
      A . 《义勇军进行曲》 B . 《黄河大合唱》 C . 《国际歌》 D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8. (8)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资料中适合采用的有(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③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④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

      ⑤“辽宁舰”交接入列    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立

      A . ②③⑥ B . ③④⑤ C . ②④⑥ D . ①②③
    9. (9) 回顾历史,天津曾是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改革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
      A . 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B . 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C . 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D . 两次开放都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10. (10) 《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如图是该周刊20世纪70年代某期的封面,主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它所记载的历史事件距今(2022)应该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

      A . 53年 B . 54年 C . 50年 D . 51年
    11. (11) 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现象的是(    )
      A .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 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 C . 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D . 港澳回归扬眉吐气,两奥成功万众欢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