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下·陕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俞”只是明白,君子只于是非上明白得尽,小人只于利欲上明白得尽。行在笃好之后,笃好又在深喻之后。

    程子谓“惟其深喻,是以好”,正指已成之君子小人。

    “喻”字兼深知笃好而言,然必深知然后笃好。看“深”字“笃”字,皆非恒人之知与好所得而与也。俞利人但将贪污一流罩煞不知这里面正有人物在。天下颇有忠信廉洁之行,而其实从喻利来者,盖其智慧实晓得如是则利,非然则害,故所行亦复近义。然要其隐微端倪之地,实不从天理是非上起脚,而从人事利害上得力,此之谓喻利之深笃;若贪污之人,止知小利而不知大害.知近利而不知其后之大不利.此并不能喻利者C虽均之为小人.而其等高下悬殊。不能深喻者,其为小人犹浅,至喻之能深笃者,直与君子疑似,后世不 , 每为所欺,而此种学术,遂流传于天地之间。如孔孟所指之乡愿,今人竟望为君子不可及之人矣,岂不可恨可痛!

    喻兼性学,不是漫然便晓,只是人门一歧,一路必造其极。

    世间只有这两条路,不喻义即喻利,中间并无隙地可闲歇一班人!而且喻义者必利,喻利者必贼义,中间亦更无调停妙法可两不相妨。

    陆子静说志习在此,则俞在此,是从喻字前说。子静谓科举纯是喻利,看来确然如此。今日举业愈趋愈下,即不利亦鹫之,只是妄求耳,并未曾喻.然则求昔日之小人亦不可得矣。

    (节选自吕留良《四书讲义》)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下颇有忠信廉洁之行/而其实从喻利来者/盖其智慧实晓得如是则利/非然则害/故所行亦复近义。 B . 天下颇有忠信/廉洁之行而其实从喻利来者/盖其智慧实晓得/如是则利非然则害/故所行亦复近义。 C . 天下颇有忠信/廉洁之行而其实从喻利来者/盖其智慧实晓得如是则利/非然则害/故所行亦复近义。 D . 天下颇有忠信廉洁之行/而其实从喻利来者/盖其智慧实晓得/如是则利非然则害/故所行亦复近义。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力行在笃好之后”与“有志与力,而不随以怠”(《游褒禅山记》)两句中的“力”字含义不同。 B . “惟其深喻,是以笃好”与“则刘病日笃”(《陈情表》)两句中的“笃”字含义相同。 C . “后世不察”与“察邻国之政”(《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察”字含义相同。 D . “而且喻义者必远利”与“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两句中的“远”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子对于义和小人对于利,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因为深刻地明白它,进而十分爱好它。 B . 都是小人,但是不同的小人其实差异很大,那些对利益原则领悟极深刻的小人其实与君子已经差异不大。 C . 追求道义的人和追求私利的人走的是不同的道路,所以二者没有可能调和。 D . 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某种程度上,科举制度已经背离了君子之道。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贪污之人,止知小利而不知大害,知近利而不知其后之大不利,此并不能喻利者。

      ②今日举业愈趋愈下,即不利亦鹫之,只是妄求耳,并未曾喻,然则求昔日之小人亦不可得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