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主力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不肯。征恳请,数却愈牢。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

    注:①隐太子:李建成②秦王:李世民

    材料二: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B .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C .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D .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钜鹿县男,属男爵,是我国古代五爵的最末等。爵位是皇帝对有功之臣或皇亲国戚的封赐。 B . 顿首,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表尊敬或请罪之意。 C .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其下设有给事中、谏议大夫等。 D . 疏,指分条陈述,是古代臣下向君主陈述对某事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或“奏议”。
    3. (3) 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魏征极具才华。他对各种书籍、学问都能融会贯通。即便落魄失意,生逢乱世,但仍心存大志,不屑于仅仅是经营产业。 B . 魏征眼光过人。他给李勣写信并成功劝其归附于唐,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自身处必争之地,处境危险。 C . 魏征直言敢言。李世民曾责备魏征事先离间他们兄弟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D . 魏征执法公允。他虽不熟悉律法,却能坚持原则使大家心悦诚服。因此皇帝很推重他,多次拒绝他的请辞,而且更加信任他。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

      ②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5. (5) 材料一阐述了为臣之道、材料二阐述了为君之道,结合这两则材料,分别概括魏征认为应该如何为君,如何为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