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地方势力过强会威胁中央政权,造成国家混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安史之乱平定后,藩镇势力不仅没有消除,相反却更加发展。唐朝无力彻底消灭安史的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安史之乱时,边兵大量内调,边防空虚,吐蕃、南诏乘机进扰,因而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又在西北、西南加强藩镇。为了巩固统治,在内地也实行“以方镇(藩镇)御方镇”的方针,在关中、关东、江淮地区广置藩镇,以求互相制约……藩镇割据期间,藩镇与朝廷之间,藩镇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难。  朝廷能控制地盘日益缩小,只能加倍剥削、役使控制区内的人民;藩镇在其控制区内更是增加赋税、兵役、徭役,滥施刑罚,对人民实行残暴的军事统治。这些,都是阻碍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二: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材料三: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材料四: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宋代汪洙《神童诗》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安史之乱带来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朱熹的观点。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宋代政治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