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仁寿期末) 论述类文本阅读

    近来频有论者以为“礼仪之邦”系“礼义之邦”之“误”,应当废止。笔者以为,这个结论实在武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夏、商、周三代礼乐文明一脉相传。《礼记》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仪三百,威仪三千”,都是盛赞华夏文明礼仪之盛大。《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唐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是华夷之辨的根本标志。称誉中国是“礼仪之邦”,有根有据,并非是对“礼义之邦”的误用。

    古代文献中也常指中国为“礼义之邦”。古人使用“礼义”一词,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古文中的“礼义”就是指“礼仪”,义与仪通用。比如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义是本字,仪是后起字。本字和后起字通假,在古人行文是常见情况。“义者,宜也”,“义”训为“宜”;“仪者,度也”,“仪”的意思是“度”。礼义和礼仪,用法虽然不同,但意思相近。“仪”字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义。人的言语、行为适宜、合宜,就表现为言、行有度。仪本身就包含着义,不讲求义也就谈不上仪。

    另一种情况,人们用礼义去对称仁义。孔子重视仁,也重视礼,主张内在的仁和外在的礼的统一。孔子后学中,一派学者如孟子喜欢讲“仁义”,对人的理解方面主张性善论,“仁义礼智根于心”,认为道德修养在于扩充仁义礼智四端,发扬人性本有的光辉。一派学者如荀子认为人性潜存着恶,顺着人性一定不能组成一个和谐、美好的人群,主张隆礼重法,发挥外在约束和教化作用,变化人的先天之性而生,起后天教化之性,“化性起伪”,所以更愿意谈论“礼义”。汉代文献中多用礼义,应该和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这一派较有影响有关,从礼法名教的角度来理解儒学。唐代韩愈则推崇孟子为儒家仁义道统的承担者,宋代学者也多坚持这种说法,孟子“居仁由义”的“仁义”思想受到重视,以至于人们说中国“以仁义立国”,或中国是“仁义之国”,反而比说“礼义之国”感觉更自然、更亲切一些。

    有人强调“礼义之邦”比“礼仪之邦”的用法更早、更初始,可是语言是随生活流动变迁的,而不是凝固的教条。在什么时候用哪个词更贴切,要看具体的语境。当凸显立国的核心价值时,我们使用“礼义之邦”或“仁义之国”,当我们盛赞中国礼仪之大或有感于当下礼仪缺失时,我们使用“礼仪之邦”。我们称誉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既是表达对先民智慧和成就的崇敬,也是对我们自己的鞭策和激励。“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传》),让我们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找回作为文明民族、文明国度的历史记忆,化去种种与文明格格不入的野蛮,重归文明之途。

    (摘编自彭永捷《“礼仪之邦”还是“礼义之邦”?》)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相关记载可以看出中国“礼仪之邦”的称谓最早可追溯到夏商周。 B . “礼”是华夷之辨,中国自古就有习礼、守礼、重礼的传统,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 C . 古人使用“礼义”一词来称中国为“礼义之邦”时,其本身的内涵就是指向“礼仪之邦”。 D . 孔子主张内在的仁和外在的礼的统一,但其后学中的孟子和荀子对“礼”的观点完全相反。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开篇先否定错误论点,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国是“礼仪之邦”,而非“礼义之邦”。 B . 文章引用《礼记》《左传》中关于“礼仪”的记载,论证了称中国为“礼仪之邦”有根有据。 C . 文中列举古人对“礼义”的解释,证明用“礼义之邦”还是“礼仪之邦”,要看具体语境。 D . 文章围绕用“礼仪之邦”指称中国是否有误展开讨论,观点明确,材料翔实,思路清晰。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礼仪”并不仅仅表现为外在形式,不讲求“义”也就谈不上“仪”,只有符合“礼义”要求的“礼仪”才称得上真正的“礼仪”。 B . 性善论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而性恶论则看重外在的礼法对于人的约束作用,二者的出发点都是如何构建和谐群体。 C .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不仅无愧为“礼义之邦”,也无愧于“礼仪之邦”的称谓。 D . 当前我们更强调建设“礼仪之邦”,是因为当下我国礼仪严重缺失,亟需找回作为文明民族、文明国度的历史记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