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为赵合从 , 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则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鄢、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早计之。
“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赵代良马,必实于外厩。故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夫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顾其祸。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横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有亿兆之数!两者大王何居焉?故弊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命之。”
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今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选自《战国策·楚策一》)
-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B . 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C . 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D . 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
-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秦为赵合从”与“约从离衡”(《过秦论》)两句中的“从”字含义相同。
B . “天下莫能当也”与“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两句中的“当”字含义不同。
C . “臣闻治之其未乱”与“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治”字含义相同。
D . “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与“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伶官传序五代史》)两句中的“举”字含义不同。
-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秦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都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立场,从地理、外交等多个角度呈现出不同选择的利与弊。
B . 楚国是天下强国,疆域广阔、军力充足、粮食丰裕,国君贤能,足以与秦国抗衡,这是苏秦能够说服楚王的最根本原因。
C . 苏秦认为主张连横的人都是想通过割地事秦的方式以求自保,殊不知这实则是奉养仇敌,最终会遭到虎狼之秦带来的祸患。
D . 楚威王同意加人合纵联盟,一方面是苏秦的游说让他更加看清其中利弊,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苦心思虑、左右权衡之后做出的选择。
-
-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②两者大王何居焉?故弊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命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