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长沙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朝罢,从容谓刘基、章溢曰:“朕起淮右,以有天下。战阵之际,横罹锋镝者多,常侧然于怀。夫丧乱之民思治安,犹饥渴之望饮食。若更驱以法令,譬以药疗疾,而加之以鸩,民何赖焉!”溢顿首曰:“陛下深知民隐,天下苍生之福也。”上与儒臣论学术,陶安对曰:“正道之不明,邪说害之也。”上曰:“邪说之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战国之时,纵横捭阖之徒,肆其邪说。诸侯急于利者多从之,往往事未就而国随以亡,此诚何益?夫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焉得而治!”安对曰:“陛下所言,深探其本。”上曰:“仁义,治天下之本也。贾生论秦之亡,不行仁义之道。夫秦袭战国之弊,又安得知此!”天下府州县官来朝,陛辞 , 上谕之曰:“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赡养生息之而已。惟廉者能约己而利人,贪者必朘人而厚己。有才敏者或尼于私,善柔者或昧于欲,此皆不廉致之也。尔等当深戒之!”甲申,诏遣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往浙西核实田亩,中书省臣曰:“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其遣周铸等往诸府县核实田亩,以定赋税,此外无令有所妄扰。”上谓刘基曰:“曩者群雄角逐,生民涂炭。今天下次第已平,思所以生息之道,何如?”基对曰:“生民之道,在于宽仁。”上曰:“不施实惠,而概言宽仁,亦无益耳。以朕观之,宽民必当阜民之财,息民之力。不节用则民财竭,不省役则民力困,不明教化则民不知礼义,不禁贪暴则无以遂其生。”基顿首曰:“此所谓以仁心行仁政也。”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B . 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C . 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D . 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顿首,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九拜之一;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表示恭敬。 B . 诸侯,指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后来也用来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本文中取前者义。 C . 陛辞,“陛”本意指宫殿的台阶,“陛辞”由此引申为朝官去宫殿面见皇帝后辞官,本文即为此义。 D . 谕,作为诏书的一种,其灵活性较大,可以不是正规的文书,而是皇帝口头指示或手书便条。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祖能理解百姓对太平盛世的渴求,如用法令来驱役百姓,就如同用药疗疾时加入毒酒,会使百姓失去依靠。 B . 太祖将仁义道德当作治国的根本,他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在于沿袭了战国的弊端,所以并不认可贾谊的观点。 C . 太祖为了宽赋养民,派遣周铸等人前往浙西核实田亩,以制定合理的赋税标准,此外不能随意影响百姓生活。 D . 太祖认为宽待百姓应该让百姓富裕起来,尽量少役使百姓;官府要节用度,明教化,禁贪暴,百姓才能安心生活。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战阵之际,横罹锋镝者多,常侧然于怀

      ②今天下次第已平,思所以生息之道,何如?

    5. (5) 太祖用“初飞之鸟”“新植之木”的譬喻来说明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