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与世界历史
美国环境史学家麦克尼尔说:“马铃薯改变了世界历史……我们习以为常的食物,是如何以剧烈的方式改变了世界历史!”
材料一:马铃薯的原产地在南美洲。1565年,西班牙远征军将马铃薯敬献给国王。1770年,法国农学家巴曼奇撰写了一篇有关马铃薯营养价值的论文,受到法王路易十六的关注,在宫廷宴中烹调了二十多道以马铃薯为原料的佳肴,并致力于马铃薯的食用推广。
——摘编自郭晔旻《土豆的悲喜剧》
材料二:“包谷(玉米)、洋芋(马铃薯)、红薯三种,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产此物……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其深山苦寒之地,稻麦不生,即玉黍(玉米)亦不植者,则以红薯、洋芋代饭。”
——据三峡地区地方志记载
材料三:20世纪20年代,美国发明马铃薯自动削皮机,薯片变成销售量最大的零食。赫尔曼莱在美国南部叫卖此机器,“乐事(Lays)”几乎成为马铃薯片的同义词。从1960年开始,通过遍布世界的麦当劳连锁店,“薯片”已经与硅谷的“芯片”,及好莱坞的“大片”一起,成为美国文化软实力的标志。薯片俨然成了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标签。
——摘编自郭跸旻著《丝路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