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泸县月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

    ①就学科分类而言,医学与文学无疑是不同的学科。但如果从文化层面进行分析,这两种学科都是将人作为研究对象,“以人为本”是两种学科的共同本质。在分析医学与文学的形成过程时,我们往往会发现这两种学科都曾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二者存在天然的共通性。

    ②中国传统医学依托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进行传播。在传统文化的早期阶段,文化呈现出一种综合的形态,这种形态成为孕育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的共同摇篮。在这两个学科尚未独立分离出来的时候,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杂糅现象。无论是诗歌、民歌还是市井小调,都是古代医学重要的传播载体。以《诗经》为例,其中有大量关于医学内容的描写,对阴阳、五行、脏腑、疾病、医疗、药物等均进行了相关记述。后世的医学著作很多都继承了这一文化传统,呈现出浓郁的文学色彩。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就很典型,比如“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英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这四句诗就将浮脉的位置、脉象、临床价值等描述得很清楚。

    ③事实上,很多医学古籍本身就是有着丰富文学价值的作品。在阅读这些古典医学著作时,往往能够体验到文学中的那份恬然和深邃。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蕴含中国传统医学知识。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与医学相关的著作很多,包括《左传》《庄子》《吕氏春秋》等,都汇集了大量医药寓言故事。《三国演义》《金瓶梅》《红楼梦》《老残游记》等名著中的医学思想更是丰富。《红楼梦》中涉及的疾病有114种,方剂共45个,对药物的描述超过120类,其中对林黛玉病情的描述,一直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在中医看来正是肺肾阴虚的一个病征,而《红楼梦》中对林黛玉性格与命运的描述,与其疾病的变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④中国传统医学作品承载着中国文学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医儒不分家。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很多文学大成者走上了医学道路,而医者中兼通医学与文学的也是大有人在。比如魏晋著名学者皇甫谧不仅在文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同时对中医针灸也颇有研究。他的哲学观点在其医学著作中也有鲜明体现,《针灸甲乙经》中“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论述的就是“生命万物都是由‘气’这个根源构成”的观点。范仲淹提出的“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主张,曾影响了中国历史上一大批文人士子。其实,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对医道都有着精湛的研究。如白居易、苏轼、元好问、蒲松龄、刘鹗等文学家皆有医学作品存世。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国古典文学,虽然所属学科不同,但它们共同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相互滋养,彼此融通。这样的联系,既赋予了医学以诗意,也丰富了文学的内涵。

    (摘编自孙玮志《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医学和文学这两门学科都有着共同的本质属性,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 . 中国古代医学的传播载体是诸如诗歌、民歌、市井小调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C . 人们在阅读一些古典医学著作的时候,是可以产生恬然和深邃的文学体验的。 D . 范仲淹“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主张,影响了中国历史上很多的文人士子。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主要论述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医学和文学的关系,主题鲜明。 B .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分述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关系时层次清晰。 C . 文章援引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意在说明古代医学著作有着突出的文学色彩。 D . 文章论证方法灵活,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许多古典文学作品蕴含着医学知识,所以中国很多医学古籍就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 B . 文章提及《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病情的描述,旨在证明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在清朝尚未分离。 C . 医儒不分家意味着古代的文人士子既是著名的文学家,又是对医道有精湛研究的医者。 D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学和文学相互影响,对两者进行探究,有跨界学习的色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