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的原始配置中,夜天经地义是黑的,黑了亿万年。即使人类有了火把,夜还是黑的,底蕴和本质还是黑的。宋时,人们管睡眠叫“黑甜”,入梦即“赴黑甜”。意思是说,又黑又甜才算好觉。睡之酣,须仰赖夜之黑:夜色浅淡,则世气不宁;浮光乱渡,则心神难束。所以古人养生,力主亥时前就寝,惟其 , 睡眠才能占有夜的深沉部分。现代人的“黑甜”,只好求助于厚厚的窗帘了。人工围出一角来,伪造黑夜,虚拟黑夜……难怪窗帘生意如此火爆。夜的美德还在于,其遮蔽性给人营造了一种社会文化:个体感和隐私性。如果说,白昼之人,不得不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下演绎集体生活模式,那么,黑——则让人生从“广场状态”移入“角落状态”,夜——成了除住宅空间外更辽阔的私生活舞台。我向来觉得,生活的本质即私生活,私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白天,人属于群体,不属于自我,正是夜,将世界还原成一个个私人领地和精神单元;正是“黑”的降临,预示着生活帷幕的拉开。夜里,微光最迷人,最让人心神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