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平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 , 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节选自《孟子》)

    【注释】①曾西:名曾申,字子西,鲁国人,孔子学生曾参的儿子。②艴然:恼怒的样子。③镃基:农具,相当于今天的锄头之类。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B . 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C . 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D . 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古人喜欢在“子”前加别的字,来表达对人的尊称。如“夫子”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先子”指对已逝世的长辈的尊称,“吾子”指对友人的尊称。 B . 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叫“崩”。有时身份很高、地位特殊的大臣死也可称为“崩”。 C .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D . 置邮,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置、邮、传三字,同为传递之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于公孙丑的询问,孟子并不急于正面回答,而是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投入自己设置的陷阱中来。 B . 孟子认为“以其君霸”的管仲和“以其君显”的晏子都是“不足为”的,表现了孟子贤能、高傲的形象特点。 C . 孟子在层层推进之中,向公孙丑阐述了“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的治国之道。 D . 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孟子采用了例证法、引证法等论证方式,从而使得说理深刻、透彻,有说服力。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②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

    5. (5) 孟子认为文王灭殷当时的困难有哪些?请用原文中的话作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