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下·鞍山月考) 文言文阅读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機。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平俗也

    伍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再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子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岩,爵执圭,禄万石,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罚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持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邵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期,其所取弥粗

    (选自《吕氏春秋·异宝》)

    【注】①機:事神求福的习俗。②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兄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闼阀伐楚。③: 扭成的饭团。④儿子:指小孩。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 B .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 C .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 D .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名甚恶,意思是地名很不好,"恶"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娇儿恶卧路里裂"的"恶"字含义相同。 B . 去郑,意思是高开郑国,“去”,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去”含义不同。 C . 再拜,意思是两拜一次,“再”与《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再”字含义相同。 D . 每食,意思是每次进食,“食”与《马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的“食”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叔敖临终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意,请求君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丘”,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 B . 伍员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途中曾到过许国,许公不用语言而用嚼的方向为伍员指路伍员心领神会。 C . 江上打渔老人不肯接受伍子胥酬赠的千金之剑,司城子罕不肯接受宋国野人献上的出土宝玉,都是因为他们“所宝者异也”。 D . 除了历史事实,本文还以生活实例等为论据,用小孩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用鄙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祖”。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②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5. (5) 文章中伍员要在吃饭前祭祀江上老人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