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下·瓦房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成为记录当下乡村生活的一种新的流行表达方式。乡村网红通过短视频纷纷占领各大平台。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某短视频平台粉丝量过万的“三农”创作者超4万人,“三农”相关视频日均播放量超42亿次。

    近年来,以乡村生产生活为内容源泉的短视频井喷式发展,让广大受众看到了散发着浓郁时代感、生活气息的乡村美好景象。“乡土达人”利用短视频展现乡土文化、开拓兴农新路,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年轻网友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从早期走红的三农创作人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美食创作者,短视频在传播乡村文化上展现出惊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藏族白马少年到记录东北乡村日常生活的短视频创作者,新的乡村叙事空间被大大拓展。

    乡村生活短视频走红,主要还是因为其满足了人们多层次的情感需求。短视频中呈现的淳朴、自然、慢节奏的,具有美好诗意的田园生活,与压力大、节奏快的城市生活形成了强烈反差,满足了人们对浪漫田园生活的想象,使人们得以暂时逃离现实焦虑。对于有乡村生活经验的人来说,这类短视频唤起了乡土乡愁记忆,产生了情感连接和身份认同;而对于没有此种生活经验的人来说,更多的是满足了他们对乡村的想象与期待。

    当然,乡村短视频的走红也与技术、经济等因素不无关系。相对传统视频内容,短视频制作门槛低、使用成本低、极具感染力和现场感。乡民发布视频的主要动机,也多以工具性的经济致富和情感性的主体表达为主。返乡青年通过分享短视频聚集人气流量而获得经济收益。新媒介技术赋权,为乡民提供了记录乡村、表达自我的契机,使乡村被更多地“看见”。

    在乡村短视频的发展过程中,也能清晰看到政策支持、平台扶持的痕迹。之前,国家4部门联合印发的《2019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强调,要充分发掘互联网和信息化在精准脱贫中的潜力,扎实推动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多地政府借力短视频推动乡村发展,开展短视频创业等活动。各大平台也以流量、资金和技术方式,通过大数据精准帮扶。比如,有短视频平台从流量、电商、消费、教育、旅游等方向出发,建立起常态化帮扶机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在乡村生活短视频走红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通过短视频记录的媒介化乡村并非真实或全部真实的乡村。从呈现的内容看,乡村短视频单一化、同质化的问题较为明显,原创性不足限制了乡村生活的多元性表达。从表达方式看,乡村短视频呈现出的多为娱乐放大化的乡村。短视频的视听属性具有天然的娱乐基因,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取流量,有的博主会采用夸张甚至低俗的方式来吸引粉丝,各种雷人的视频也时有出现。从结果看,乡村短视频呈现的是被滤镜美化的乡村。镜头下的“诗和远方”,仅是复杂乡村图景的一个侧面,完整真实的乡村被遮蔽在了短视频镜头之外。

    由此,短视频没有呈现的主题,恰是乡村发展中被忽视的重大问题。受到“短而快”的局限,碎片化的表达使很多现实问题不能引发严肃的观察和深入的讨论。短视频媒介建构的同质化、娱乐化以及被滤镜美化的乡村,不能被当成完全真实的乡村图景。我们要意识到媒介化的乡村与真实的乡村是有差距的。

    (摘编自刘晓燕、韩俊峰《理性看待走红的乡村生活短视频》)

    1.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乡村短视频呈现的慢节奏生活与快节奏城市生活形成强烈反差,可以使人们缓解压力,不再焦虑。 B . 乡民或返乡青年发布、分享短视频的主要动机是通过聚集人气流量从而获得经济收益。 C . 通过短视频记录的媒介化乡村并非真实或全部真实的乡村,被滤镜美化的乡村,带有很大的欺骗性。 D . 建立起常态化帮扶机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离不开短视频平台的支持和创作者自身的提升。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不仅成就了很多乡村网红,在传播乡村文化上也展现出惊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B . 新媒介技术赋权、国家政策及各大平台精准帮扶及人们情感上的需求皆是乡村生活短视频走红的重要因素。 C . 短视频只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主题,打破“短而快”的局限,就能备受关注,引发严肃的观察和深入的讨论。 D . 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有的乡村短视频博主采用夸张甚至低俗的方式来吸引粉丝,如此发展会影响乡村短视频的发展前景。
    3. (3) 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地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 . 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成为记录当下乡村生活的一种新的流行表达方式,乡村网红通过短视频走红。 B . 乡村短视频中美好诗意的田园生活,满足了人们对浪漫田园生活的想象,是人们心中向往追求的“诗和远方”。 C . 通过短视频记录的媒介化的乡村并非真实或全部真实的乡村,完整真实的乡村被遮蔽在了短视频镜头之外。 D . 多重因素促使乡村短视频走红,但应理性看待通过短视频媒介建构的乡村,不能将其当成完全真实的乡村图景。
    4. (4)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5. (5) 请根据文章内容,就乡村短视频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