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遣使者之楚,方鼓瑟而遣之,诚之曰:“必如吾言。”使者曰:“王之鼓瑟,未尝悲若此也!”王曰:“宫商围方调矣!”使者曰:“调则何不书其柱耶?”王曰:“天有燥湿,弦有缓急,宫商移徙不可知,是以不书。”使者曰:“明君之使人也,任之以事,不制以辞,遇吉则贺之,凶则吊之。今楚、赵相去千有余里,吉凶忧悲,不可豫知,犹柱之不可书也。《诗》云:‘莘征夫,每怀靡及。’”
楚庄王举兵伐宋,宋告急,晋景公欲发兵救宋,伯宗谏曰:“天方开楚,未可伐也。”乃求壮士,得霍人解扬,字子虎,往命宋毋降。道过郑,郑新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之楚。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解扬乃许。于是楚乘扬以楼车,令呼宋使降。遂倍楚约而致其晋君命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宋虽急,慎毋降楚,晋今至矣。”楚庄王大怒,将烹之。解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虽死无二。”王曰:“汝之许我,已而倍之,其信安在?”解扬曰:“死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臣不恨也。”顾谓楚臣曰:“为人臣无忘尽忠而得死者。”楚王诸弟皆谏王赦之,于是庄公卒赦解扬而归之。晋爵之为上卿。故后世言霍虎。
齐攻鲁。子贡见哀公,请求救于吴。公曰:“奚先君宝之用?”子贡曰:“使吴责宝而与我师,是不可恃也。”于是以杨干麻筋之弓六往。子贡谓吴王曰齐为无道欲使周公之后不血食且鲁赋五百邾赋三百不识以此益齐吴之利与非与吴王惧,乃兴师救鲁。诸侯曰:“齐伐周公之后,而吴救之。”遂朝于吴。
(节选自《说苑·奉使》)
-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贡谓吴王曰/齐为无道欲使/周公之后不血食/且鲁赋五百/邾赋三百/不识以此益齐/吴之利与/非与/
B . 子贡谓吴王曰/齐为无道/欲使周公之后不血食/且鲁赋五百/邾赋三百/不识以此益齐/吴之利与/非与/
C . 子贡谓吴王曰/齐为无道欲使/周公之后不血食/且鲁赋五百/邾赋三百不识/以此益齐/吴之利与/非与/
D . 子贡谓吴王曰/齐为无道/欲使周公之后不血食/且鲁赋五百/邾赋三百不识/以此益齐/吴之利与/非与/
-
-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凶则吊之”与“形影相吊”(《陈情表》)两句中的“吊”字含义相同。
B . “每怀靡及”与成语“靡不有初”(《诗经》)两句中的“靡”字含义相同。
C . “臣不恨也”与“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两句中的“恨”字含义不同。
D . “卒赦解扬而归之”与“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两句中的“归”字含义不同。
-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王派遣使者到楚国,告诫使者一定要按照自己交代的话去做,使者不以为然,以奏瑟音调的变化无法预知为喻,说明出使楚国应见机行事。
B . 楚庄王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景公打算出兵救援,伯宗劝谏说,上天正眷顾楚国,不能攻打,于是寻求壮士出使宋国,不让宋国投降。
C . 楚庄王厚赏解扬,目的是让他改变使命劝宋投降;解扬表面答应楚庄王,却在乘楚国的楼车前往时,执行晋景公的命令,劝宋勿降,等待晋国救援。
D . 鲁国受到齐国进攻,子贡觐见鲁哀公建议向吴国求救,鲁哀公打算把祖上重器送给吴国,子贡便带着六副杨干麻箭弓箭护送重器前往吴国搬兵。
-
-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道过郑,郑新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之楚。
②王曰:“汝之许我,已而倍之,其信安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