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乾县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都市生活中,活跃着一批早出晚归、风尘仆仆、走街串巷的职业群体,他们将外卖或是邮递物品送给千家万户,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外卖小哥或快递小哥。事实上,在商品经济繁荣的宋代,同样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给人们送餐、送物,日常游走于喧闹的街巷之中,可以视之为宋代的外卖小哥或快递小哥。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风貌,那画上就绘有外卖小哥的形象。画中的这位小哥站立于饭店之旁,左手托着两个碗,右手拿着类似筷子的东西,似乎正焦急地赶路送餐。身形矫健的他送起外卖轻车熟路,是不是也会害怕顾客催单?

    比起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更见证了中国交通、传播的历史发展。快递业在北宋太宗年间已初见雏形,并由此活跃着一批快递小哥。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免好奇,古代的快递员由谁来做呢?

    宋代以前,为国家邮驿系统服务的快递员都来自民间。从先秦开始,平民需要承担徭役和赋税。徭役就是政府强制性地向人民派遣的军役、劳役等,帮国家跑腿做快递员就是徭役的一种。这是一项很残酷的工作,从秦汉至隋唐,快递员奔波致死的记载不绝于书。宋太祖时期,“以军卒代百姓为递夫,其后特置递卒,优其廪给,遂为定制”。由此可见,从宋代开始,国家用军卒取代百姓,专门设置了递卒,相关工作主要由厢军(也就是“铺兵”)承担。

    材料二   古代的外卖产业到底怎么样呢?该行业可以根据提供外卖的饭店,分为三个等级:一是正店,这个相当于现在的豪华饭店,一般不接小型外卖单,只接王宫贵族宴席的生意;二是脚店,这个类似于现在的中型饭店,价格也稍微亲民一些,但这种店送外卖设有最低消费,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起送价,这种店也是古代外卖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是分荣,这个就类似于现在的小饭馆,辐射的范围小,什么单子都接,一碗面条、几个炒菜都能送,价格不高,深受周边老百姓喜爱。

    接下来说说外卖小哥。在外卖兴起初期,送外卖的工作一般都是店小二兼职,但有时候店里实在太忙,只能由外人去送。这些送外卖的人就是古代的外卖小哥,他们被称为“闲汉”。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更有百姓入酒肆,见子弟少年辈饮酒,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命妓,取送钱物之类,谓之‘闲汉’。”这些闲汉其实不专职送外卖,也帮人取物、买货,类似于现在的众包服务。他们也给饭店招揽生意,先在住户家里接到订单,再去饭店买饭,趁热给住户送到家,可谓一条龙服务。

    古人对外卖品质的管理也很严格,餐馆提供的外卖如果出现问题,厨师和店小二都会受到惩罚,因此外卖品质得以保障。

    材料三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驿传有三等,分别是步递、马递和急脚递。这种分类是按物品传送的速度划分的,其中急脚递类似于今天的特快专递,主要负责派送紧急公文或军事信息等。急脚递的马项上配有铜铃,疾驰时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以警示路人。按照宋代的律法,如果路人不避让或避之不及,一切后果均由自己承担。服务于传递政府文书的驿站,大都叫急递铺;穿梭在这些铺间传递书信的快递员,就是铺兵,也叫急脚、急脚子、急足。这些名词一直延续到清代。《西游记》第三十五回里,孙悟空曾经吐槽自己来回奔波,“比急递铺的铺兵还甚”。急脚递要求日夜兼程,白天挂铃,晚上举火,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一天能走四百里。

    宋神宗时期又设置了更快的金字牌急脚递。金字牌是一个一尺多长的红漆木牌,上面有金字“御前文字,不得入铺”,意思是,凡是用金字牌传送的文件,不在每一个驿站停留交接,省了中转时间,所以传递的速度更快。《梦溪笔谈》说它“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

    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岳飞一路北伐,收复大片失地。奸臣秦桧怂恿宋高宗赵构降诏命岳飞班师回朝,岳飞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这十二道班师诏,将岳飞从前线召回。岳飞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

    材料四

    1. (1) 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古代快递的特点。
    2. (2) 请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外卖的特点。
    3. (3) 下列对材料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的外卖员与快递员都来自民间,他们见证了中国交通、传播的历史发展。 B . 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介绍了古代的外卖和快递的情况。材料三主要说明宋代的快递,重点介绍了急脚递。 C . 北宋驿传按物品传送的速度分为三等,分别是步递、马递和急脚递,其中急脚递最快。 D . 我国外卖用户中,18岁到25岁人群占比最高,大多数00后外卖点餐的用餐人数为一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