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生物钟系统,周期大约在 23.5~24.5 小时之间。生物钟系统 由位于小丘脑视交叉上核 (SCN) 中的中央生物钟,和多个位于大脑其他区域以及血液 细胞中的激素、口腔黏膜、脂肪组织的外围生物钟构成。生物钟的节律主要受光线和褪黑素 (黑天分泌) 、皮质醇调节(白天分泌)影响。中央生物钟接受来自视网膜的 明暗视觉信息,光线就是调控器;非光线调控器则是褪黑素和皮质醇,大脑中的松果 在傍晚开始分泌褪黑素,其在血液中的水平于半夜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
每期睡眠都是对大脑的修复。睡眠时脑脊液会间歇性地流进流出大脑,将神经元的有害代谢物清除,促进突触发育的蛋白质的合成;睡眠能整合、巩固白天习得的知识,曾有实验对照,那些保持优质睡眠的学生对当天所学知识的记忆准确度,比睡眠质量差的学生高约20%。生长激素主要在睡眠时候分泌,在半夜达到高峰。因此对于少儿来说,睡眠质量是天大的事。
材料二:
人的昼夜节律类型:
类型 | 习惯 | 占比 |
早鸟型 | 早睡早起 | 40% |
夜猫子型 | 晚睡晚起 | 30% |
中间型 | 稍微偏向夜猫子型 | 30% |
昼夜节律主要取决于基因。如果你爸妈是夜猫子,你大概率也是。决定睡眠的第二个因素是,大脑中让你想睡觉的腺苷等化学物质,会产生“睡眠压力”。醒着的时间越长,腺苷积累越多,到一定程度,你的眼皮就会打架。
刚睡着的时候,你会进入非快速眼动期,它可以分为N1、N2、N3 三个阶段,然后进入快速眼动期。至此完成一个周期循环,为90到120分钟,一晚大概会经历5个这样的周期。
但每个阶段的时间不是固定的。睡眠的前半段,大部分时间是非快速眼动期,但进入下半夜后,快速眼动期开始占主导地位,做梦一般发生在快速眼动期。非快速眼动期主要是让大脑休养生息,而快速眼动期大脑变得活跃,有助于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调节情绪。
因为每个人的昼夜节律不一样,具体几点睡对身体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睡眠时间够不够,质量达不达标,规不规律,才是影响健康的关键。
材料三:
在大家的常识里普遍认为,早起比熬夜更健康。但美国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研究参与者的睡觉时间都是4小时,23:00-3:00 睡觉的志愿者第二天的状态比3:00-7:00 睡觉的志愿者状态糟糕。
过早起床的危害不亚于熬夜。注意,这种早起是指那些睡眠时间不足的人。可能的原因是:过早起床的人睡眠中断往往是突然的。后半夜非快速眼动睡眠会大大减少,主要为快速眼动睡眠。睡眠的突然中断导致睡眠惰性(起床气),睡眠惰性是发生在睡眠之后的一种负性情绪,表现为起床时昏昏沉沉、认知能力下降、情绪低落,严重者可有方向感障碍或意识混乱。睡眠剥夺还会加重睡眠惯性带来的不适感。过早起床的人体内皮质醇水平更高。众所周知,皮质醇是一种与压力有关的荷尔蒙。 因此,过早起床的人更容易患肌肉疼痛、头痛。皮质醇使人对外界刺激的警惕性增高,也更容易烦躁和疲惫。过早起床的人很容易疲劳。因为白天较长,午餐和午休的时间也相对 较短,更容易出现疲劳。晚上就会更早的躺下,这样会出现睡眠昼夜节律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