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扈载,字仲熙,北燕人也。少好学,善属文。广顺初,举进士高第,拜校书郎,直史馆。再迁监察御史。其为文章,以辞多自喜。常次历代有国废兴治乱之迹为《运源赋》,甚详。又因游相国寺,见庭竹可爱,作《碧鲜赋》,题其壁,世宗闻之,遗小黄门就壁录之,览而称善,因拜水部员外郎、知制诰。迁翰林学士,赐绯 , 而载已病,不能朝谢。居百余日,乃力疾入直学士院。世宗怜之,赐告还第,遣太医视疾

    初载以文知名一时枢密使王朴尤重其才荐于宰相李穀久而不用朴以问数日扈载不为舍人何也穀曰:“非不知其才,然载命薄,恐不能胜。”朴曰:“公为宰相 , 以进贤退不肖为职,何言命邪?”已而召拜知制诰。及为学士 , 居岁中病卒,年三十六。议者以穀能知人而朴能荐士。

    是时,天子英武,乐延天下奇才,而尤礼文士,载与张昭、窦俨、陶穀、徐台符等俱被进用。榖居数人中,文辞最劣,尤无行。昭、俨数与论议,其文粲然,而穀徒能先意所在,以进谀取合人主,事无大小,必称美颂赞,至于广京城,为木偶耕人、紫芝白兔之类,皆为颂以献,其辞大抵类俳优。而载以不幸早卒,论议虽不及昭、俨,而不为榖之谀也

    呜呼!作器者,无良材而有良匠;治国者,无能臣而有能君。盖材待匠而成,臣待君而用。故曰,治国譬之于奕,知其用而置得其处者胜,不知其用而置非其处者败。败者临棋注目,终日而劳心,使善弈者视焉,为之易置其处则胜矣。胜者所用,败者之棋也;兴国所用,亡国之臣也。王朴之材,诚可谓能矣。不遇世宗,何所施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初/载以文知名/一时枢密使王朴尤重其才/荐于宰相/李穀久而不用/朴以问穀曰/扈载不为舍人/何也/ B . 初/载以文知名一时/枢密使王朴尤重其才/荐于宰相/李穀久而不用/朴以问穀曰/扈载不为舍人/何也/ C . 初/载以文知名一时/枢密使王朴尤重其才/荐于宰相李穀/久而不用/朴以问穀曰/扈载不为舍人/何也/ D . 初/载以文知名/一时枢密使王朴尤重其才/荐于宰相李穀久/而不用/朴以问穀曰/扈载不为舍人/何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世宗,古代帝王的庙号,它是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B . 赐绯,指皇帝恩赐的深红色的朝服,古代为官者以官服的颜色区分尊卑。 C . 宰相,是古代对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与丞相概念完全相同。 D . 学士,原意指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泛称官名、有学问的人或文人学者。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扈载年轻时爱好学习,擅长写文章,以文辞丰富见长,其作品备受世人推崇,周世宗也非常赏识他,屡次升迁他的官职。 B . 枢密使王朴向宰相李穀推荐扈载,李穀以扈载命薄,不能胜任为由而长期不任用,后在王朴的追问下才得以授任知制诰。 C . 世宗喜好招延天下奇才,尤其礼待文士,但文章最差,没有德行的陶穀,凭阿谀之能竟受到进用,可见识别忠奸的重要。 D . 作者认为材料依靠工匠才能制成器物,臣子依靠君主才能受重用,盛世和乱世的区别就在于君主是否能够敢于大胆用人。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世宗怜之,赐告还第,遣太医视疾。

      ②而载以不幸早卒,论议虽不及昭、俨,而不为穀之谀也。

    5. (5) 最后一段就治理国家而言,作者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