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宣大山西总督尚书王崇古等上疏奏称:“(俺答汗)复约其弟侄并各部落,誓永不犯边,又非如昔之拥兵压境,挟我边臣而坐索也!且闻虏欲图瓦剌,蚕食西番,虑我军议其后,故坚意内附以自固,其情可信。……若允虏封贡,各边有数年之安,则可乘时修备。虏设背盟,而以蓄养数年之财力从事战守,不犹愈于终岁驰鹫,自救不暇者哉!臣等又历稽国朝,北虏旧有通贡之例,如正统初年,也先以克减马价而称兵。夷虏封王亦有太平、贤义、安乐及哈密忠顺王故事。故臣等……以为许封贡使。”
——摘编自赵文《明朝后期对蒙古策略研究》
材料二:18世纪的思想家认为,王朝国家看似统一,实则离心离德、四分五裂,人民根本没有爱国心。民族国家是所有社会成员的一种约定组成的共同体,是人们摆脱自然状态趋向于过社会生活的一种倾向所联结而成的。这样,在这个新型的民族国家之中排斥了个人专制的存在。构成这个民族国家基础的不同王权和许多不平等阶级,是具有相同权利的独立公民,人民主权成为这个新型国家的中心。正如“人权宣言”所庄严宣告的那样,“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也正像西耶斯所说:“第三等级就是民族,就是国家。”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三:进入20世纪90年代,原本已存在的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把民族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为此,党中央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涵盖了所有的民族地区。正是在党的指导下,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民族地区跨入了各项事业空前快速发展的时期,这种发展变化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是主题”。
-----摘编自赵刚《论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主题的历史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