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食记(节选)
葛亮
五举总说,自己是个没什么主张的人。把他放在哪里,他便落在了哪里,长在哪里,生了根,发了芽;若是把他拔起来,再落到其他地方。疼是疼一时。慢慢地,也就再生出新根,发了芽,渐渐长出枝叶了。
最初,五举在茶楼做茶壶仔,便是跟在茶博士的屁股后头煲水、做些下栏活。茶博士赵师傅看五举做事沉静、有眼力,又看他身后无靠,便跟老板说情,将五举留在了茶楼住,从此,每日天发白,五举就起身洗地、烧水,抢着粗活干。后来,赵师傅抽空也口传心授,将那斟茶的看家本领倾囊相授,五举就慢慢做到了“企堂”①。五举做企堂尽心劳力,因缘际会,被同钦楼大按的头把交椅荣贻生师傅看上了。
五举跟着荣师傅回到同钦楼,却被带到“小按”聂师傅处做学徒。那年代,点心部分“大按”和“小按”两类。大按主要做月饼、龙凤饼、核桃酥、炸芋虾等唐饼,每到年节,便是展身手的好时候。大按是一间茶楼的门面,大按的主管,便叫作“大按板”。而小按则做虾饺、叉烧包等日常的包点。五举听到自己的去处,心里一丝凉。
在同钦楼,五举照例是每天一大早三点出现在后厨,拖地、刷蒸笼。刷好了聂师傅的,也刷别的师傅的。都刷得干干净净、亮亮堂堂的,日日如此。久了,聂师傅思量这孩子实诚得未免戆居②。别的学徒,“双偷”成性。第一是干活偷懒;第二呢,是瞅空跟师父偷师。可这孩子,低头忙着自己手上的活,师父不叫,竞然都不斜眼看师父一眼。有时,聂师傅故意在他跟前,将包虾饺的速度放慢,五举依然故我。聂师傅心里忽而莫名失落。有一日便说,细路③,你不想跟我学?
五举站起来,恭敬道,想。
聂师傅便说,想?咱这行偷师是俗例,你不知道?五举说,我知道。
聂师傅说,那你不偷,难道想刷一辈子蒸笼?
五举便说,师父若看得上五举,便会教我本事。我若是偷来的,自己用着也不踏实。
聂师傅听了,大为罕异。他想想,说,你且看着。
说完,他当着五举的面,包了六只虾饺,动作飞快利落。
他将虾饺都摆到了五举面前,说,有个不对路的,挑出来。
五举略打量了一下,挑出了一只。
聂师傅问,这只怎个不对路。
五举说,另外五只,师父都包了十二道褶。唯独这只,师父只包了十道,偷工了。聂师傅当下便知,这孩子非但不戆居,聪敏远胜于常人。他心下一阵感动,说,好孩子,记住了。咱们这虾饺,必须包上十二道褶,才算成了。这是师父给你上的第一课。
五举,是同钦楼历史上最快升到“大细路”的学徒。只用了两个月的工夫。
两年后,五举已经升至小按的“中工”。早午茶各种点心,早已不在话下。
这天,荣师傅与聂师傅将五举叫到小房间里。
荣师傅说,五举,我和聂师傅说好了。让你回大按。你愿意回吗?
五举低下眼睛,说,不回。荣师傅把我带来同钦楼,是伯乐的恩情。可是师父栽培了我,教我学手艺。我走了,师父两年的心血就白费了。
两位师傅都愣一愣。继而,荣师傅哈哈大笑,说,聂师傅,你输咗。
五举茫然看着他们。
荣师傅忙道,我和你聂师父,有个君子协定,两年。两年后,你的基本功夯打扎实了,他就要交还给我。可这个老家伙,竟然反悔想要留下你。我们呢,就打了一个赌。若你急于求成,想要回来,他便赢了。我就得再等个一年半载。
聂师傅摆摆手,说,罢了罢了,愿赌服输。你这徒弟,我可算给你教出来了,又试出来了。
五举回到大按,荣师傅自是不肯懈怠,五举也不辜负荣师傅。可是荣师傅教训五举用的法子,多少让人看不透。这唐饼,以“唐”为名,可算是点心里集大成的。最常见的唐饼无非两类,一是酥皮,二是饼皮。前者口感松化酥脆,后者实净而面味浓重。酥皮最考功夫,考验的是手感与耐心。
荣师傅便以此训练五举。一块面,揉、擀、折,成了形状了,狠狠地用擀面杖一压,酥皮便成了死面,回到起点。然后重新又是一轮揉、擀、折,再揉、擀、折,不停歇地,让他做上一天。这揉的是面,却也是心志。五举在这夜以继日的锻炼中,人沉稳了,也渐渐挫去了少年人的轻浮气。总而言之,练的是一个“慢”。
再一层,又是要个“快”字。用的法子,是炸芋虾。所谓“芋虾”,叫虾却非虾,是新年时贺年的斋品,讨个丰收吉利,“食完笑虾虾,银纸任你花”。炸芋虾,功夫其实在个“炸”字,要的是眼明手快,动作慢了,油温降下来,无法炸脆;火若太大了,芋虾瞬间变硬变燶④。后来市面上的芋虾,多绕成绣球状,便知是偷懒所致。芋虾的上品,全是心机和时间的结晶。一个大大的芋头,起码花一个小时才能炸毕,极考脚骨力,且酷热难当。平常人,炸完一个便要喝凉茶下火。五举每天炸十个芋头,中间不停歇,整一个月下来,每日焗汗出油,五举小腿上青筋暴出,人更是瘦得销骨脱形……但是,站着站着,就在大按站住了。
(有删改)
【注释】①企堂:粤语,指伙计、服务员。②戆居:粤语,形容人呆钝、愚拙。③细路:粤语,指未成年的孩子。④燶:粤语,指焦、糊。
一块面,揉、擀、折,成了形状了,狠狠地用擀面杖一压,酥皮便成了死面,回到起点。然后重新又是一轮揉、擀、折,再揉、擀、折,不停歇地,让他做上一天。(从修辞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