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3000 多年前的甲骨文,时下流行的表情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古文字 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将古老与新潮融合一体,设计出系列甲骨文表情包,让传 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从 1999 年起,陈楠开始对甲骨文艺术设计进行研究与创作。“作 为韩美林老师的设计助手,我参与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运动造型设计,融进甲骨文 元素的体育运动项目造型,受到世界各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的好评,成为经 典案例。 ”陈楠说。近 20 年间,他发表了大量关于甲骨文的设计作品,2017 年首套甲 骨文设计字库正式上线,同时他还把甲骨文设计成表情包、动画、贺卡、手机壳、丝巾 等创意产品,带动了大量年轻人重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陈楠采用当下流行的网 络语言和热词,创作发布的甲骨文表情包已经有6 套。他关于汉字设计的专著在海外出 版发行, 甲骨文等汉字艺术设计作品也在法国、匈牙利、美国等地展出。
(摘编自《陈楠:把甲骨文“玩”出“表情”来》
材料二:
文字是文明诞生的标志,文化传播的先导是文字。甲骨文传承数千年,是我们文化 自信的源泉之一。如何在纯粹的甲骨文研究、社会传播和文明交流中搭建桥梁,如何让 深藏在博物馆里的甲骨从清冷库房中走出来,体现其时代价值,更多的人在尝试,在努 力。
甲骨填色的拉曼光谱分析,计算机拼接甲骨图片技术报告,甲骨文大数据库平台的 发布……科技手段在甲骨学研究中的运用是一个新的趋势。识别与释读,一直是甲骨文 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中,大部分未获识别。人们对未来进一步利用 科技手段来研究解决甲骨文问题充满期待。
“殷契文渊”平台的发布也让人欣喜。它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学殷
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指导下,建立的一个集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为一体的 甲骨文知识共享平台,包括“三库一平台”—— 甲骨字形库、甲骨著录库、甲骨文献库、 甲骨文知识服务平台。对甲骨文感兴趣的人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认识、学习、研究甲骨文。 (摘编自靳晓燕、王胜昔《甲骨文:我们这样走近你》)
材料三:
“今山川效灵,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且适我之生,所以谋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 一个多世纪前,学者罗振玉在朋友刘鹗家中初见甲骨,既惊又喜,大受震动后写下这段 话。历经 120 年,几代甲骨文研究工作者辛勤努力、接续奋斗,誓要从千年中华文明标 志的甲骨文中解码出历史记忆的真相。日前,纪念甲骨文发现 120 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 民大会堂举行,专家纷纷就如何做好甲骨文的传承工作建言献策。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一曼看来,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的关系非常密切,它 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比如,殷墟文化分期的绝对年代确定、殷墟考古发 现的许多重要遗迹遗物的年代和性质等考古学问题,都是依据甲骨文资料和甲骨学研究 成果来探讨的。因此,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这样定会取得更 大收获。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说,应保护载入《世界记忆名录》的甲骨文的尊严, 杜绝伪造、乱用、乱通假甲骨文字的现象,注重多元化、多路径的甲骨文研究理论、方 案、方法的探索,完善甲骨学学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甲骨学发展氛 围。
2018 年, 国家图书馆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整理与研 究》正式立项,这意味着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整理研究进入快车道。据国家图书馆馆长 饶权介绍,目前已基本完成照片采集和释文,正加紧推进排序等整理研究,力争早日完 成《国家图书馆甲骨全集》的整理出版。
(摘编自孙亚慧《纪念甲骨文发现 120 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材料四:
长期以来,西方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文字是埃及传入的” 。事实上,这种说法根本 站不住脚。我们通过对比,不难发现, 甲骨文有其独特的异彩之处: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产生于 5500 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 4100 年前。而随着中 国考古新发现,汉字的起源时间一再被提前。夏朝有没有文字,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 许多夏王朝纪年范围内刻画符号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如二里头文化刻画符号、陶 寺文化朱书陶文、河南登封王城岗刻画符号等,有的已具有类似文字的性质。因此,我
们认为夏代至少出现了文字的萌芽。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到公元前四世纪随着波斯王国一起消亡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公 元前五世纪也灭绝了,后来的埃及文字没有将其传承下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长 期得不到解读。而甲骨文的境遇却大不相同。
古人总结的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即“六书”理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 转注和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证。甲骨文与后世的文字关系十分密切,实为后 世方块汉字的鼻祖。
据文献记载,中国汉字在秦汉年间传入越南,越南长期使用汉字至十三世纪才有本 国文字。汉代初年汉字传到朝鲜,直到李朝初期,他们依据中国音韵,研究朝鲜语音, 创造出朝鲜文字,并于公元 1443 年公布使用,朝鲜才有了自己的文字。而巴比伦的楔 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由于绝迹较早,其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影响无从谈起。
(摘编自李雪山《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
够感受到寄寓在甲骨文上的传统文明和文化自信。
B . 陈楠将甲骨文元素融入诸多设计作品,出版关于汉字设计的专著,在多个国家展出 汉字艺术设计作品,在国内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C . 用拉曼光谱分析甲骨填色,用计算机辅助缀合甲骨图片,用大数据整理、汇总研究 成果,当下甲骨学研究手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 . 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相互依存、促进,只要将二者有机结合,综合分析、比较,就一定会取得更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