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的父爱
梁晓声
①那个漆黑的、下着小雨的夜晚,将永远地保留在我记忆中。
②父亲是个刚强的山东汉子,从不抱怨生活,也不叹气。他的生活原则是——万事不求人。
③我十岁那年,父亲随东北建筑工程公司支援大西北去了。三年没探家,父亲是打算积攒一笔钱。他虽然身在异地,但仍然企图用他那条“万事不求人”的生活原则遥控家庭。
④“要节俭,要精打细算,千万不能东借西借……”
⑤父亲在求人写的每一封家信中,都不忘对母亲谆谆告诫一番。但父亲每月寄回的钱,根本不足以维持家中的开销。母亲彻底违背了父亲的原则。我们家“房顶开门,屋地打井”的“自力更生”的历史阶段,令人悲哀地结束了。我们连心理上的所谓“穷志气”都失掉了……
⑥父亲第一次探家,是在春节前夕。他攒了三百多元钱,还了母亲借的债,剩下一百多元。
⑦后来,在我记忆的底片上,父亲愈来愈成为一个模糊的虚影,三年显像一次。在我的情感世界中,父亲愈来愈成为一个我想要报答而无力报答的恩人。
⑧父亲第四次探家前,我到北大荒去了。之后的七年里,我再没见过父亲。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父亲同时探家。在我下乡的第七年,连队推荐我上大学。那已是第二次推荐我上大学了。那一年我已经二十五岁了。
⑨我明白,录取通知书没交给我之前,我能否迈入大学校门,还是一个问号。连干部同意与否,都至关重要。我曾当众顶撞过连长和指导员,我知道他们对我耿耿于怀,因此我忧虑重重。几经失眠后,我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告知父亲我已被推荐上大学。但最后结果尚难以预料,请求父亲汇给我两百元钱。我还告知父亲,这是我最后一次上大学的机会。我相信我表达得很清楚,父亲明白我为何需要这么多钱。可信一被投进邮筒,我便追悔莫及。我猜测父亲要么干脆不给我回音,要么会写封信狠狠骂我一通。按照父亲做人的原则,他绝不能容忍他的儿子为此用钱去贿赂人心。没想到父亲很快就汇来了钱,两百元整,电汇。汇款单的附言栏内,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错别字:“不勾(够),久(就)来电。”
⑩当天,我就把钱取回来了。晚上,下着小雨。我将两百元钱分装在两个衣兜里,一边一百元。我双手都插在衣兜,紧紧捏着两沓钱,先来到指导员家,在门外徘徊许久 , 没进去。后来到连长家我鼓了几次勇气,猛然推门进去了。我支支吾吾地对连长说了几句不着边际的话,立刻告辞,双手始终没从衣兜里掏出来,两沓钱竟被我捏湿了。
⑪我缓缓地在雨中走着。那时候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老梁师傅真不容易呀,一个人要养活你们这么一大家子!他节俭得很呢,一块臭豆腐吃三顿,连盘炒菜都舍不得买……”
⑫这是父亲的一位工友到我家对母亲说过的话,那时我还年幼,虽然长大后忘了许多事,这些话却始终铭记在心。我觉得衣兜里的两沓钱沉甸甸的,像两大块铅。我觉得我的心灵那么肮脏,人格那么卑下,动机那么可耻。我走出连队很远,躲进两堆木料之间的空隙,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我哭自己,也哭父亲。父亲为什么不写封信骂我一通啊?一个父亲的人格的最后一丝光彩,被儿抹去了,就如同一个泥偶毁于一摊脏水。而这摊脏水是由儿子泼在父亲身上的。这是多么令人悔恨、令人伤心的事啊!
⑬那一年,我如愿上了大学,连长和指导员并未从中作梗,还把我送到了长途汽车站。和他们告时,我情不自禁地对他们说了一句:“真对不起……”他们默默对望了一眼,不知我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⑭那个漆黑的、下着小雨的夜晚,将永远地保留在我记忆中……
父亲用攒下的钱还债→→“我”写信请求父亲给“我”汇钱→→“我”取出钱始终未送出
①我双手都插在衣兜,紧紧捏着两沓钱,,先来到指导员家,在门外徘徊许久 , 没进去。(从加点词语的角度)
②我觉得衣兜里的两沓钱沉甸甸的,像两大块铅。我觉得我的心灵那么肮脏,人格那么卑下,动机那么可耻。(从修辞的角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