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下·宾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脑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劳动可以促进大脑的发展。科学家为了测试脑神经的生长,曾经用小猴子做实验证实,五根手指的运动都在大脑中分别有相对应的指挥区域。如果其中一根手指缺失了长期不用,指挥这根手指的脑区就会被其他手指的主管区域所瓜分直至消失。

    人的大脑细胞在儿童早期会过度生长,被称作“开花”,后来在青少年时期将发生大规模的“修剪那些和其他神经元只产生微弱联系或者没有任何联系的神经元将会死去,某些区域会因此损失85%的神经元。所以在儿童早期就多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③哈佛大学的心理学者曾对153名儿童做了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从小爱做家务的孩子未来有显著更高的就业率以及显著更低的犯罪率,甚至患心脏病的概率也更低。

    (有删改)

    【材料二】

    ①劳动是幸福生活的源泉,也是创造价值和塑造意志品质的途径。一些国家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家庭、学校、社会各个环节,让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深入人心。

    ②在德国,家政课程远不止做手工、学烹饪等常规内容,而是涵盖了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例如,古斯塔夫•阿道夫中学作为一所普通综合中学,该校从五年级到十年级,一共安排了长达6个学年的家政课程,形成一整套内容丰富、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

    ③长期以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是以色列中小学教育制度的一大特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老师就会带学生们上手工课,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校不仅开设了各种常规的技术课程和家政课,甚至还有名为“以色列工业和国民经济”的课程。

    ④在新加坡,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建设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提升青少年独立自主的观念及责任意识很有帮助。

    ⑤法国拥有悠久的劳动教育传统,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课程启发了学生对于应用技术的兴趣。法国中学教师马克•博尔泽表示,法国中学的劳动技术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以专长和技艺实现自我价值。

    【材料三】

    ①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作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从2020年起便开始探索劳动教育“1+X”课程模式,即在每周一节劳动必修课的基础上,鼓励学校开展以主题研学、课后服务、社团活动等为载体的剪纸、面塑、篆刻等校本特色劳技课程。

    ②经过实践证明,学科融合不仅能够有效地规避校内劳动课程形式化和流程化的问题,更能让劳动的意义在具体的学科交叉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其他学科中植入劳动理念,更是将“劳动价值”化成了“无声之雨”滋润在学校课程体系的每一处缝隙里。

    【材料四】

    中小学生校内劳动教育调查表

    开设有专门劳动课

    有专门的劳动教室

    有专门的室外生产劳动基地

    有劳动方面的评优奖励

    以上都没有

    不符合

    49.30%

    64.70%

    61.80%

    52.40%

    80.90%

    符合

    50.70%

    35.30%

    38.20%

    47.60%

    19.10%

    【材料五】

    1. (1) 下面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画线句中“开花”“修剪”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B . 在其他学科中融入劳动教育是避免校内劳动课程形式化和流程化的一项有效手段。 C . 材料四显示,近一半的中小学没有设置符合专门的劳动教室和室外生产劳动基地。 D . 在中小学生校内劳动教育方面,相关场地的建设和课程的完善仍需进一步的加强。
    2. (2) 下面对文中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的判断,有误一项是(    )
      A .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者曾对153名儿童做了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列数字) B . 劳动是幸福生活的源泉,也是创造价值和塑造意志品质的途径。(打比方) C . 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是以色列中小学教育制度的一大特色。(下定义) D . 合肥市瑶海区从2020年起便开始探索劳动教育“1+X”课程模式。(举例子)
    3. (3) 学校为了让劳动课程能更顺利地开展,让“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制作了一期电视宣传片,如果为宣传片选择一幅海报,【材料五】中最合适的是哪一幅,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