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宁波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Ⅰ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 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叶子因此不是属于木质的,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

    ——林庚《说“木叶”》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2. (2) 下列各项中,和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诚的行动,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心,这样的例子是太多了。 B . 要是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你的贞洁应该断绝跟你的美丽来往。 C .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 .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因为“叶”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因此叶子不是属于木质的,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B . 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C . 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 D . 因为“叶”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因此叶子不是属于木质的,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