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七上·越秀期末)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最早的筷子是以毛竹制成,助我们完成摄食大事的。后来又有用兽骨、木头、象牙等制作的筷子。《史记〉》 中就有“纣为象箸而箕子唏”的记载,意思是说纣王生活奢靡,使用的筷子都是象牙制成的,箕子为之哀叹,替国家的前途担忧。

    明清时期,南方水上人家因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将“著”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又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筷子实际上是手的延伸,细细的两根筷子,捏在手.上,大拇指和食指负责固定,中指和无名指则起到分合筷子的作用,能截、能夹、能撮、能扒。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

    筷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快生贵子。朋友之间,常以“折筷盟誓”来显示团结的力量。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十双筷子寓意十全十美、团团圆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

    (取材于施芳、李阳波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蔡建强教授指出,如果筷子选择不当、超期使用、存放不当、清洗不当等,都会导致筷子滋生细菌,从而引发腹泻、呕吐等现象,甚至可能引发各种疾病。

    蔡建强提醒大家,由于家庭筷子使用频率高且长期用水清洗,导致筷子的含水量特别高,很容易滋生细菌,同时由于普遍交叉使用及清洗,很容易诱发各类胃肠疾病及肝炎等。因此,在使用筷子时,每天都要观察一下,筷子表面是否附着斑点,特别是霉斑。如果筷子上出现非竹子或木头本色的斑点,表示该筷子很可能已经发霉变质,不可继续使用。

    (摘编自李颖《家中筷子长期使用有何危险?》,《科技日报》) 

    1. (1) 下列关于“筷子”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    )
      A . 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极为高明地发明了用来辅助摄食的筷子。 B . 筷子圆的一头象征天,方的一头象征地,寄托成双成对的美好寓意。 C . 李政道认为,中华民族因惧怕高热和寒冻,发明筷子来解决进食问题。 D . 日常使用的筷子,一旦发现其表面附着有斑点,就表明已经发霉变质。
    2. (2) 外国朋友准备选购筷子回国自用和送礼,希望得到一些建议。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筷子明清时期又称“快儿”,送给亲友,可以向对方表达办事畅快无阻的美好祝愿。 B . 筷子充分运用看物理的杠杆原理,送给亲友的孩子,有助于开发他们的神经系统。 C . 筷子是手的延伸,自用吃饭时,结合戳、夹、嘬、扒等动作,进餐更加精准、方便。 D . 筷子成双对且需要合理利用,送给合作伙伴,能借“折筷盟誓”之意显示团结的力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