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成都) 民为邦本,顺应民意、发展民生、凝聚民心对社会进步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本传统】 

    材料一: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和孟子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民本思想主张。这些思想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如西汉初期和唐朝前期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历史镜鉴】 

    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一天工作 12~14个小时,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就匆匆赶到工厂去。吃早饭的时候机器继续运转,迫使工人边吃饭边照看着活儿。中午12点,工人们像刚从牛棚里放出的牲口,四散向家中奔去。午餐一吃完,他们又被牢牢地禁锢在一个拥挤不堪、肮脏龌龊的高温车间里不停地干活。他们居住的房屋低矮、狭窄、潮湿,然而,这种糟糕透顶的房子还不属于自己,他们每周还需付房租给房东。 

    ——据郭伟峰《英国家庭作坊和工厂制度下劳工生活状况比较》

    【人民至上】 

    材料三:到 1953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全国有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在内)无偿地获得了约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七百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 

    ——据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四:2020年11月23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日子,我国最后9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至此,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又一重大胜利。 

    ——据《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指出孔子和孟子提出的民本思想主张,以及西汉初期和唐朝前期践行民本思想的成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生存状况,分析这种状况对英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土地改革对农民产生的积极作用。 
    4. (4)  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人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在关系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