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乐山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沙坪坝土湾6号有一栋青砖灰瓦的小平房,这座低矮的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建筑,如今为鳞次栉比的高校所遮掩,人们已经很难发现,但在当时,它却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重庆之蛙。

    1938年,著名无线电专家马简一创建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陪都重庆对外宣传最重要的渠道。珍珠港事件爆发后,远东各盟国反法西斯电台尽数落入日军手中,它成为盟军在远东唯一可利用的组成电台,这让日寇头疼不已,为此,日寇制定了疯狂的轰炸计划,五年半的时间里,围绕该电台进行了     的大轰炸。幸运的是,该电台躲过了重重劫难,雄鸣不止。无可奈何的日寇,将其称为“重庆之蛙”。

    1945年8月10日,电台最先收到日本内阁正式向中国政府转达无条件投降请求的消息,潘永元、靳迈两位播音员立即将这一     的好消息向全国通报。“重庆之蛙”成为最先向全世界广播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新闻机构。

    重庆解放后,这里先是被用作重庆市房管局档案馆,后逐渐废弃,变成了    的荒芜之地,直到第三次文物大普查,“重庆之蛙”才重见天日,彼时它已经在那里静静等待了50多年。这座如今静静屹立在山城一角从容地诉说着不朽传奇的电台在炮火横飞的岁月中曾经默默地传递着前线消息且极大鼓舞了军民士气。

    (节选自江道(抗战时期的“重庆之蛙”),有删改)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包含“人”字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句通顺连贯,不得改变原意。
    3. (3)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