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下·高陵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读三峡

    王充间

    ①“船窗低亚小栏干,竟日青山画里看。”我满怀着四十余年的渴慕,放舟江上,畅游三峡,饱览着山川胜景。

    三峡这部上接苍冥、下临江底近四百里长的硕大无朋的典籍是异常古老的。早在语言文字出现之前,不,应该说早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之际,它就已经在这里摊开了。它的每一叠岩页,都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回音壁、记事珠和备忘录。里面镂刻着岁月的屐痕,律动着乾坤的吐纳,展现着大自然的启示;里面映照着尧时日、秦时月、汉时云,浸透了造化的情思与眼泪。

    ③我们不能设想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读尽它的无限内涵,但总可以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作为现实与有限的存在物,人们徜徉其间,一种对山川形胜的原始恋情,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激动,会不期然而然地被呼唤出来。

    ④早在五千年前,这锦山秀水就曾闪烁着大溪文化的异彩。两千年前,一叶扁舟从那条唤作香溪的水河里,载着一位绝代佳姝,“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不独闾里之荣,也是邦家之光。两汉之交,公孙述枭踞白帝城,跃马称帝。过了三周甲子,这里又成了吴蜀争雄的战场,年轻的陆逊创了“火烧连营七百里”的赫赫战功。先主刘备在永安宫一病不起,将他的嗣子、未竟事业连同未来的千般险阻,一股脑托付给他的军师。诸葛公神机妙算,在鱼腹浦摆下了“八阵图”……

    今日舟行访古不仅史迹久湮而江山亦不可复识矣。就诗而言,巫山十二峰可以说是一部不靠语言文字,而由境界氛围酿成的朦胧诗卷。两岸诸峰时隐时现、忽近忽远,笼罩在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万古空蒙之中,透出一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朦胧意态。比之于绘画,巫山十二峰无疑是整个三峡风景线上一条最为雄奇秀美的山水画廊。在这里,勾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疏密虚实等各种表现手法兼备。那群峰竞秀、断岸千尺的高峡奇观,宛如刀锋峻劲、层次分明的版画。而云封雾障中的似有若无,令人神凝意远的万叠青峦,则与水墨画同其韵致。

    ⑥著名学者王国维有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的说法,还有人把绘画分为写实、传神、妙悟三个层次。我以为,读三峡可能也有三种灵境:始读之,止于心灵对自然美的直接感悟,目注神驰,怦然心动;再读之,会感到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景物交融互渗,物我融为一体,亦即辛弃疾词中所说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卒读之,则深入画境,浓酣忘我“冲然而澹,修然而远”。进入《易经》中讲的那种“天地细组,万物化醇”的灵境,此刻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

    (本选文系课本第99页推荐阅读篇目。有删改)

    1. (1) 请简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 (2) 阅读第④段,请简要概括文段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典故。(至少写出三个)
    3. (3) 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三峡,这部上接苍冥、下临江底,近四百里长的硕大无朋的典籍,是异常古老的。(说三峡是“硕大无朋的典籍”是指三峡具备哪些特点?)

      ②今日舟行访古,不仅史迹久湮而江山亦不可复识矣。(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通读全文,作者读到了三峡的哪些美?请简要概括。
    5. (5) 寓情于景是游记散文的共同特征。请结合【链接材料】中梁衡《壶口瀑布》最后一段和本文的最后一段,分别说说两位作家对山川胜景的感受。

      【链接材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