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伊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语言和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思考推理、传承文明、身份认同。人使用一种语言,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并以这种文化身份存在。

    社会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需要语言。商贩用语言叫卖商品,教师用语言教授知识,医生用语言探查病情。俗语“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三寸舌胜过百万兵”,就是指语言发挥出的极致的交际作用。当然,中国文化更重谨言慎行,言行合一。“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光说不练假把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交际生活中人们为界定社会关系也需要语言。《论语》中有“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就是提醒人们在交际生活中要了解对方。中国人素来注重说话的场合和彼此的关系,以界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精神生活中人们思考推理、认知外界需要语言。“话不说不明,灯不挑不亮”,没有语言,概念没有依托,推理进程很难进行。语言是认知成果的储存场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精神生活中人们进行情感交流也需要语言。《荀子》云:“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良言价值无可比拟,千百年来语言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慰藉。

    文化生活中人类创造、记载、传播文明更需要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和生态。今天,保护濒危语言和方言、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已经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语言在加强民族身份认同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共同的语言身份将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联结在一起,使他们即使身处他乡也能得到社会的归属感和心理的慰藉。小说《最后一课》中,面对母语教育权利被剥夺,法语教师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语言是把民族凝聚在一起的重要纽带,是使民族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人类既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也生活在语言的世界中。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抽象繁复的概念推理,复杂多变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语言来书写和描述。语言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把人类同周遭世界联结在一起,把人类的精神世界联结在一起。人类的一切生活无不跟语言相融、相连,正如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形式。”生活里的语言灵动活泼,构成了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语言有多丰富,生活就有多精彩。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语言是一种生活方式,使用一种语言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 B . 中国文化注重谨言慎行、言行合一,注重说话的场合以及彼此的关系。 C . 人类的一切生活都跟语言相连,生活里的语言灵动活泼。语言有多丰富,生活就有多精彩。 D . 相同的文化背景将共同语言身份的人们联结在一起,使他们即使身处他乡也能得到社会的归属感和心理的慰藉。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论证了“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一中心论点。 B . 文章以设问开篇,先将要议论的问题以提问的方式引出,然后再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发读者注意。 C . 文章第2—5段从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展开论述,这几个分论点是并列关系,顺序是可以调换的。 D . 文章在论证语言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作用时,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三寸舌胜过百万兵”充分证明语言可发挥出极致的交际作用。 B . 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濒危语言和方言。 C . 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形式。”这句话突出了想象在语言中的巨大作用。 D . 语言不仅能记录社会生活、概念推理或人的喜怒哀乐,它和人类的一切生活相融、相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