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海淀一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材料一:长城的修建

    材料二:清代,随着大一统局面的日益巩固,长城的军事功能日趋弱化。清政府鼓励垦边耕种,很多内地百姓在长城关口开垦定居。清政府在长城关口设立驿站,使得中央能够及时将政令传达至北方各部,促进了长城南北的联络和融合。蒙古诸部出入中原皆需经长城关口,互市贸易就在长城关口或其附近开展,全国贸易网络正在形成。

    ——摘编自邓涛《长城是清代民族融合的纽带》

    材料三:

    材料四: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北京市公布《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一2035年)》,指出北京市长城文化带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1. (1) 指出材料一表格中的史实在地图中所对应的地区。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修建长城的目的。
    2. (2) 依据材料二,说明“长城是清代民族融合的纽带”。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长城在近代被赋予的精神内涵。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4. (4) 作为北京市民,针对北京市长城文化带的建设,谈谈你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