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西城一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历史上的学习方式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崛起的士阶层是游学活动的主干力量。游学过程中,以游历大好河山、考察古迹遗址、观览民俗民风等作为授业解惑的形式。“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感受山水类似仁人君子的美德,凭吊缅怀亡古之人,感思今世之事。士人周游列国、积极奔走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摘编自李莉《春秋战国时期的旅游文化考查》

    材料二:1831年夏天,受“小猎犬号”船长的邀请,达尔文参加了历时5年的环球考察。他沿途搜集动植物标本,发现不同品种的动物整体形态相似,属于相近的物种,但各具特点,且距离越远,差异越明显。船长本来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证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此后,达尔文费了二十年的时间搜集资料,以充实他的学说。

    达尔文考察路线

    材料三:1872年,清政府派幼童30名赴美,以后3年又续派90名。这些留美幼童中涌现出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著名人物。光绪年间(1875—1908)又有赴法学船政、赴德习水陆军械技艺、赴英习军舰驾驶等留学生派遣,后来成为著名海军将领的邓世昌、启蒙思想家严复也是从中脱颖而出的。

    ——摘编自冯天瑜《张之洞“游学”“广译”之倡对近代术语的促成》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人游学的目的。结合所学,指出这些游学活动反映的时代特征。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达尔文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结合所学,说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观点及其历史意义。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近代留学教育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