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会泽月考) 文言文阅读

    文本一: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 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文本二: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问:“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 , 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七年奏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八年二月,复拜相,安石承命,即倍道来。安石之再相也,屡谢病求去,上益厌之,罢相。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谥曰文。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以为然/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 B . 上以为然/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 C . 上以为/然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 D . 上以为/然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儒者,指研究儒家学术的人,后泛指一般读书人。我国古代读书人推崇“儒者风范”。 B .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或泛指官吏。中国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C . 风俗,指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在古代,风俗多与法度相悖,立法度须变风俗。 D .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三公”之一。始于西周,东汉后各朝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中,王安石先阐明给司马光回信的原因和目的。既直陈二人分歧所在,也向司马光解释了为什么上次简短回复而这次“具道所以”。 B . 文本一中,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提出的责难进行了辩驳。他先立后破,认为在名实相符这个前提下,司马光对他的种种指责都是没有根据的。 C . 文本二中,面对国内严重旱灾,王安石认为这些都是上天运行的常数,应以治理人事应对,皇帝对此表示赞同,并说自己也正为人事而忧虑。 D . 文本二中,王安石两度为相,两度被免。第一次被免,与变法招怨、被人诋毁有关;第二次被免,与自己心境变化、皇帝不再信任他有关。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②安石之再相也,屡谢病求去,上益厌之,罢相。

    5. (5) 《王安石传》中说王安石“有矫世变俗之志”,何以见得?请根据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