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

更新时间:2024-07-14 浏览次数: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一下·会泽月考)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文心雕龙·史传》曰:“辞宗丘明,直归南董。”所谓“直归南董”是指记事要像南史氏董狐那样秉笔直书;而“辞宗丘明”,指文辞记录方面要学习左丘明。刘知几盛赞左氏的语言具有“典而美”“博而奥”的特点。这种语言特点趋向于诗化,即在《左传》文本中大量引《诗》、赋《诗》和运用歌谣韵语使叙事具有诗情,运用整齐而富有节奏感的段落和引发想象联想的字句营造出诗境。这种既包括诗歌、韵语,又富含诗情的书写方式应被称为“诗笔”。历史的记录不应仅仅是直白的表露,也有想象的朦胧、诗意的表达,因此“诗笔”的运用也应当是中国古典叙事的经典笔法。

    《左传》记事,无论是议论时事、臧否人物,还是劝谏讽喻、析理辨言,抑或是出使专对、会盟宴好,都大量用《诗》。

    聘问赋《诗》,始于鲁僖公二十三年,公子重耳寄居秦国,秦穆公宴请他时,“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杯酒之间,诗味溢散,晋文公的谨小慎微与壮志雄心、秦穆公的慷慨豪壮与英雄相惜,皆藏于所赋之诗中。

    与“赋《诗》”相比,《左传》中的“引《诗》”行为更为频繁,无论是臧否人物、扬抢风雅,还是讽刺劝谏、解释说明,大量的“引《诗》”行为都彰显了《左传》对“诗笔”的运用。“引《诗》”论事评人多在事件的结尾,一般借“君子”“孔子”或时贤之言来表达。如鲁昭公五年:“《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孔子引《大雅·抑》表扬叔孙昭子有正直的德行。

    除了运用大量《诗经》作品及逸诗外,《左传》中的“诗笔”还记录了相当数量的歌谣谚词一类的韵语,这些韵语文体未经润色,或文风古朴,或别有风趣。《左传》中另有讴、歌、谣、谚、卜等丰富的韵语材料散落在春秋时期的各个角落,这些韵语可歌可诵,妙绝道理,引譬连类,韵味悠长,是《左传》“诗笔”很好的补充。

    海登·怀特说:“只要史学家继续使用基于日常经验的言说和写作,他们对于过去现象的表现以及对这些表现所做的思考就仍然会是‘文学性的’,即‘诗性的’和‘修辞性的’,其方式完全不同于任何公认的明显是‘科学的’话语。”也就是说,史与诗并不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历史作品普遍存在着诗学的本质。《左传》一书既有史学的属性又有文学的特质,它将比喻、排比、顶真、对偶等修辞方法和想象、联想等表现手法综合运用。

    合理运用修辞是古典诗歌营造意境的重要手段,如“对偶”的修辞手法。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骈文和律诗最讲究对偶。同样,在《左传》的叙事中,对偶之法也运用得相当广泛。

    在“史笔”之余,《左传》对事件、人物、情节上以“诗笔”所作的历史叙述,弥补了“史笔”缺少的心灵叙事,加强了“史笔”的批判力量,体现了春秋文学的历史进步。在叙事功能上“诗笔”的运用,既调整了叙事节奏,延伸了叙述时间,又丰富了叙事内容,增强了叙事的诗感。值得注意的是,“诗笔”并不是游离于叙事主题之外的情感抒发,而是叙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左传》的“诗笔”或出现在叙事之中,或在事件结尾进行评价,制造出一种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在显现深刻政治主题时又可以勾勒出诗意的世俗生活,同时,这种文学上的“笔”,深度挖掘了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看似诗意连绵,却更具有揭示历史本质的力量。

    (摘编自徐佳超《〈左传〉的“诗笔”》)

    材料二:

    《左传》的文学突破恰恰是对宏大事件即所谓“正笔”的历史突破。在“正笔”之外,《左传》在对小事件、小人物、小情节、小趣味的所谓“闲笔”的历史叙述上,发生了从宏大事件向生活细节,从外在叙事向心灵叙事,从拘谨肃穆向诙谐幽默的审美转向,体现了春秋文学的历史进步。童庆炳说:“所谓‘闲笔’,是指叙事文学作品人物和事件主要线索外穿插进去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调整叙事节奏,扩大叙述空间,延伸叙述时间,丰富文学叙事的内容,不但可以加强叙事的情趣,而且可以增强叙事的真实感和诗意感,所以说‘闲笔不闲’。”

    《左传》叙事往往愈是紧张处,愈使用“闲笔”,以缓解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带来的某些精神压力,从而制造一种紧张与悠闲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左传》叙事常常在宏大处用“闲笔”,由细琐的世俗生活,显现恢宏的政治主题,从而组成巨细映衬、大小对比的叙事单元,表达一种小事件推动大历史的历史观念。

    “闲笔”往往描写的是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件,却具有叙事结构与主题的双重意义。从结构上说,历史的发展过程总是起伏跌宕的,“闲笔”的加入更能揭示历史的真实,“闲笔”往往会是“正笔”的有机构成。而从主题上说,“闲笔”常常通过小事件、小情趣显示历史的大主题、大格局,彻底说来,“闲笔”比“正笔”更突显了《左传》在文学史上的思想跨越和艺术进步。

    “闲笔”不闲,《左传》的眼光是独到的,宏大的历史往往从细微处走来,大历史常常是由一连串小事件构成的。在叙事结构上,“细笔”“闲笔”通常具有章法的结构意义。

    (摘编自傅道彬《〈左传〉的“闲笔”》)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辞宗丘明”是对《左传》趋向诗意化的语言的赞美,《左传》的叙事语言不是秉笔直书,而是富有诗意的表达。 B . 《左传》引《诗》论事评人多借“君子”“孔子”或时贤之言来表达,具有辅助臧否人物或讽刺劝谏的作用。 C . 在显现深刻政治主题时引用“诗笔”,能让作品显得诗意连绵;在叙事紧张处使用“闲笔”,可以制造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 D . “闲笔”往往是“正笔”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突显《左传》在文学史上的思想跨越和艺术进步,“闲笔”并不“闲”。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左传》中使用“诗笔”或“闲笔”是重要笔法,明确了历史记录不应都是直白的表露的观点。 B . 根据海登·怀特的说法,史学家运用“文学的”话语的叙事效果要明显优于运用“科学的”话语的叙事效果。 C . 如果单纯使用“史笔”而没有使用“诗笔”,《左传》的历史叙述就会缺少心灵叙事,“史笔”的批判力量可能也会减弱。 D . 大历史离不开小事件,《左传》中关于小事件的记述都属于“闲笔”,具有在细微处体现宏大历史的作用。
    3. (3) 下列关于《左传》相关内容的记载,不属于“闲笔”的一项是(   )
      A . 《左传》定公十年,宋景公宠爱向魋,引起公子地的不满,向魋准备逃亡,宋景公伤心欲绝,竟然“目尽肿”。 B . 鲁襄公四年,魏绛引用《诗经》中“兽臣司原,敢告仆夫”劝谏晋悼公不能沉溺于田猎,要以德行近安诸夏远服戎狄。 C . 宣公四年,子公以其“食指动”,预言此日“必尝异味”,而恰逢郑灵公烹制大鼋,子公、子家两人相视而笑。 D . 郑国正卿伯有惨死羊肆中,行笔至此,《左传》突然回忆起公孙挥与裨灶经过伯有家门前“门上生莠”的旧事。
    4. (4) 《左传》的“诗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内容进行概括。
    5. (5) “诗笔”和“闲笔”在《左传》的叙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两者所起的作用有何共同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2. (2023高一下·会泽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

    三走严庄[注](节选)

    茹志娟

    晚上,没有风,却飘着雪花。它们悠然地飘下来,悄无声息地落在路上,落在冬麦上,落在战壕里。淮海前线的军民,正在欢度一九四八年最后的几个小时。

    我从前沿给战士庆功拜年回来,独自走在雪地里,脑子里还是活动着前线的景象:炊事班给前沿战士送来了热腾腾的新年晚饭,大个子战士眯缝着眼,津津有味地咬着白面包子,一边说“这面一定是咱胶东送来的。”

    我吃着这雪白的包子,想起了千里以外那一个小小的村庄。她曾经说过,磨了白面等我,我想,这白面也许是严庄来的,是收黎子,是来全他们送来的!我激动地在心里断定,“是她,是他。”

    去年,正是高粱红的时候,我和军区民运部的老马同志第一次来到了严庄。严庄这地区地方武装力量不够强,还残留了一部分政治土匪,他们勾结地主,经常有活动。因此这地区的土改工作就有些特殊,农民一方面迫切地要求土地,另一方面又有顾虑,不敢要土地。我和老马去严庄的任务,就是发动群众进行土改。

    严庄是个好地方,庄前庄后一抹平地,只在地平线上,淡淡地勾出一些高山的轮廓。我们由区队员带领进庄的时候,虽然是大白天,但是庄里肃静无声,静得叫人不安。我们首先来到农会长严来全的家里。

    窗前的炕头上,端端正正坐着一个妇女,有二十多岁。她低眉垂眼地在做针线,好像根本没看见她家来了两个陌生的客人。我当时想,这个来全嫂恐怕属于那种不问外事,安分淑静的妇道人家。

    老马和来全谈着如何串联群众,培养积极分子,怎么开齐心会搞土改。不知什么时候,那位宁静的妇女已悄悄地下了炕,靠在房门框上听我们谈话。我一回头看她,她还大大方方地朝我笑了笑。

    当晚我就睡在来全家,和来全嫂睡通铺。“女同志,你没睡着吧!”来全嫂轻轻地说话了,并且还朝我身边挨了挨,“你说,我们分地主的地,那红契呢?”

    这可能是她考虑了好久的一个问题,我连忙跟她说:“原来的地契是反动政府搞的,都不能算数,拿来一把火烧掉,人民政府重新另发土地证。”

    “对!”她似乎解决了一个重大的疑难,缓缓地吐了一口气不响了。看得出来,这个妇人绝不是一个榆木脑袋,我对她产生了兴趣,于是我问:“大嫂子,你叫什么名字?”

    “咱没念过书,没名字。”

    “小名呢?”

    “小名难听死了。我在家顶小,我娘就叫我收黎子。”

    收黎子,收黎子,这天晚上,我怀着这极动听的名字睡着了。

    转天晚上,她拉住我膀子又问了:

    “昨黑,你说把地主的红契都拿来烧了,要是地主把它藏了呢?”

    又是一个意外的问题,我只得说:“藏了?那还能找不到?”

    我忽然觉得,这位淑静而又有点封建的收黎子是多么关心土改,她关心红契,更可贵的是,她在言语之间,对反动势力没有丝毫的畏怯。这才是土改中真正的骨干分子。我兴奋起来,一把抓着她的胳膊说:

    “收黎子,你敢不敢分地主的地?”她却仍是那样安静,笑了笑说:

    “这……我不当家。”

    我对这位端坐炕上的收黎子不禁又气又爱。只得说:“嫂子,现在男的女的都一样了。”我把灯吹熄,躺下不响。一会儿,她倒又在我耳边轻轻地说话了:

    “我说,地主把地契藏起来也不要紧,要是咱的政府占住这里,他拿着也是白拿;要是反动派过来了,反正没咱的日子过,他有没有地契总是个财主,你说是不是?”

    “是,你说得很是。”我十分赞同她。的确,她想得非常透彻,可她就是把这些道理收在肚里,不敢开口,不敢往外拿。唉!收黎子,收黎子……

    贫雇农齐心大会第二天就在来全家的堂屋里召开了,二十多个给地主、反动派压榨得黄了脸、弯了腰的穷爷们,从天傍黑起,就一个一个地溜进来全家里。收黎子出来给灯里添了油,加了两根灯草,就走进里屋直没露脸。

    会议一开始,来全说了几句团结起来斗争地主的话。大家都没开口。他等了一会,看看大家只是抽烟咳嗽,不知怎么就来了火,红了脖子,猛地一拍桌子,粗了喉咙喊道:

    “要地的留下,豁出来干;不要地的出去!”他这一拍桌子一喊,把来开会的人都吓得怔住了。老马连忙站起来,但还没开口,我身边的房门帘子一动,收黎子垂着眼皮,站在房门里,怯怯地说道:“老少爷们,我说,咱们还是要地。”

    她轻声细语的一句话,那些站起的,要走的,都一齐停了下来。虽然收黎子的嘴唇微微有点哆嗦,但是话却说得很稳很清楚。

    “咱们祖祖辈辈从没说要分地主的地,结果也没个好日子。像我娘,本庄的爷们都知道的,她给地主害死了,还给地主的狗拖。我说,倒不如分,闯个活路。”

    收黎子说完了,才抬起眼,迅速地向大伙扫了一眼,就立即隐到房里去了。屋子里肃静无声,也没任何的动作。来全张开嘴巴,似乎也给自己媳妇的这番话镇住了。小屋里给她这几句热血沸腾的话一喊,气氛立刻激烈起来,当即有两个青年热气腾腾地站起来说话。一个花白胡子的老人,忽然从人丛中走过来,一手拿着一只咯咯叫的雄鸡,一手拿着一把刀,准备给大众滴血起誓。

    会一散,我们就连夜组织了看家队,并立刻派出岗哨,监视恶霸地主独眼狼。严庄苏醒了,严庄的人民,再也不贴着墙根走路,而且有了笑语,有了歌声,他们双手举起压了他们几千年的大山,把它摔得粉碎。

    【注】《三走严庄》以淮海战役为背景,写“我”三次到严庄的见闻。选文是“我”在淮海前线的回忆,讲述的是第一次到严庄的事。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写淮海前线居民欢度年节,雪花、冬麦、热腾腾的新年晚饭,饱含诗息,同时也为回忆严庄做好了铺垫,自然流畅。 B . 文章交代了严庄斗争的复杂情况及自然环境的特点,一方面突出反动势力猖獗,另一万面也突出了土改工作推进上的艰难。 C . 文章后面,花白胡子老人拿着刀,要给大众杀雄鸡滴血起誓,可见人们内心还是蕴藏着对土改的强烈愿望和如火的热情。 D . 小说在叙述视角上和《百合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采用了第一人称青年女干部的限知视用展开叙述和描写,真实细腻。
    2. (2) 关于文中贫雇农齐心大会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来开会的是二十多个“黄了脸、弯了腰的穷爷们”,农民的困顿,衬托出土改的必要性。 B . 收黎子给灯添了油,加了两根灯草,从这些细节中,能看出她心里是支持齐心大会的。 C . 来开会的是傍黑一个个溜进来的,来全开口后他们只抽烟咳嗽,可见这些人顾虑重重。 D . 来全猛拍桌子并大声发火后,老马连忙站起来,是支持来全,批评参会者的过分犹豫。
    3. (3) 作品中收黎子的形象很丰满,请结合全文说说小说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4. (4) 人们评价茹志娟的小说是“生活激流中的一朵浪花”,但透过这朵浪花折射给我们的是整个的大海,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种看法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3高一下·会泽月考) 文言文阅读

    文本一: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 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文本二: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问:“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 , 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七年奏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八年二月,复拜相,安石承命,即倍道来。安石之再相也,屡谢病求去,上益厌之,罢相。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谥曰文。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以为然/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 B . 上以为然/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 C . 上以为/然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 D . 上以为/然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儒者,指研究儒家学术的人,后泛指一般读书人。我国古代读书人推崇“儒者风范”。 B .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或泛指官吏。中国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C . 风俗,指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在古代,风俗多与法度相悖,立法度须变风俗。 D .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三公”之一。始于西周,东汉后各朝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中,王安石先阐明给司马光回信的原因和目的。既直陈二人分歧所在,也向司马光解释了为什么上次简短回复而这次“具道所以”。 B . 文本一中,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提出的责难进行了辩驳。他先立后破,认为在名实相符这个前提下,司马光对他的种种指责都是没有根据的。 C . 文本二中,面对国内严重旱灾,王安石认为这些都是上天运行的常数,应以治理人事应对,皇帝对此表示赞同,并说自己也正为人事而忧虑。 D . 文本二中,王安石两度为相,两度被免。第一次被免,与变法招怨、被人诋毁有关;第二次被免,与自己心境变化、皇帝不再信任他有关。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②安石之再相也,屡谢病求去,上益厌之,罢相。

    5. (5) 《王安石传》中说王安石“有矫世变俗之志”,何以见得?请根据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概括。
  • 4. (2023高一下·会泽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看叶

    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①东坡谪黄州,居定慧院之东,有海棠一株,人不知贵,作者则视其为知己。②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多次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海棠》开头两句正侧结合、多种感官结合,写出了海棠的高洁、柔美,把读者带入一个缥缈、迷蒙的境界。 B . 《海棠》后两句写作者担心海棠花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这样写主要是想表达爱花惜花之情。 C . 《看叶》开头一句写鲜花凋谢,芳草不香,作者感慨春天逝去,为下文写“看叶”做铺垫。 D . 《看叶》一诗撷取自然界的普通事物,写出了作者特殊的生活感受,情趣盎然,含蓄而富有哲理。
    2. (2) 苏轼夜点高烛赏海棠花,可罗与之却认为“看花应不如看叶”,你认为罗与之这种心理反常吗?请结合诗歌《看叶》予以简析。
  • 5. (2023高一下·会泽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在《六国论》中,苏洵就“弊在赂秦”的观点可能引发的疑问而设问:“?”
    2. (2) 《谏太宗十思疏》中,从反面设喻,阐述“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的两句是“”。
    3. (3) 《阿房宫赋》中以虹为喻,写复道壮美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一下·会泽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I

    2023年春晚的舞台上,《满庭芳·国色》节目以舞为语、以曲为韵,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捕捉灵感,追寻着中国传统色彩,一展如诗如画的满庭芳华,令人赏心悦目。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红就像生机盎然的青春,在唢呐声的气势里灵动地招摇。舞者的水袖时而外展,时而内收,“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温柔而有力地舞出了国色之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古筝悠然响起,着一身素袍的书生舞入画面,    地摇着折扇吟诗赏乐,起伏的扇面与腾挪的身姿交相舞动,辉映成趣。节奏慢下来,吹起了笛子,一个撑着油纸伞的舞蹈演员笑着走上舞台,她转身回头,舞蹈的动作像是在表现一个踏青的人正在寻找着什么。节奏急转,这呈现着江南灵秀的婉约之色突然被蓝色的墨汁覆盖,一位英姿飒爽的女舞者双手各持花翎,旋转腾挪,动若脱兔,紧接着,携剑的舞者跃入画面,剑器与舞姿    营造出了一种紧张的战斗气氛,飞扬灵动而又不失沉稳恢弘。

    舞蹈分别以“桃红”“湘叶”“群青”“凝脂”“沉香”作为各篇章的主题,单是这些名字就透露着一种饱经岁月沉淀的历史感,其中呈现出的每种色彩都是古人观察山川日月、草木鱼虫以及在文化征途中记录下的风雅流韵,展现着这片土地的    、古韵悠悠。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本文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形容演员的舞蹈技艺,人们也常用这句话来赞美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书法,由此看来,这两种艺术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3. (3) 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修改,使之与全文语言风格保持一致,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60个字。
  • 7. (2023高一下·会泽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中华文明是多源的,除中原地区外,西辽河上游、黄河下游、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等地区在史前时期也都孕育了发达的文明。但到夏代时,其他地区的文明相继衰落,只有中原文明一枝独秀,成为连续发展的文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优越的地理位置应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因为中原文明位居几大文明的中心,容易与周边地区产生互动和交流,发挥“边缘效应”的优势,吸收其他地区文明中的先进因素。

    “边缘效应”原本是一个景观生态学概念,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他系统)交互作用时,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同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和多样性等)的较大变化。边缘效应带群落结构复杂,某些物种特别活跃,其生产力相对较高;边缘效应以激烈竞争开始,以和谐共生结束,从而使得各种生物由激烈竞争发展为各司其能、各得其所、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多层次、高效率的物质、能量共生网络。“边缘效应”对群落景观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等生态过程发挥着重要影响。

    人类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边缘效应”同样运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1. (1) “边缘效应”原是景观生态学概念,却能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请参考“边缘效应”的最初定义简述中华文明的“边缘效应”现象。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一下·会泽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人,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冰心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