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安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乙】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节选自苏轼《论项羽范增》)

    【注释】①“卿子冠军”指宋义。秦围攻赵,楚怀王(义帝)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项羽假托义帝的命令杀之。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 B .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 C .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 D .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左司马,古代的军官,分左右司马,执掌军政;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 B . 亚父,项羽对范增的尊称。亚,次,次于。亚父之称可见范增极受项羽尊崇。 C . 本纪,纪传体史书中记载诸侯王事迹的一种体例,一般按年月编排重要史实。 D . 遣,文中是派遣的意思,与《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造”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沛公足智多谋,他仅用三言两语,就使项羽说出了告密之人——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这也体现了项羽缺乏谋略的特点。 B . 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羽应当杀死沛公时,他却沉默不语;最终范增只能离开宴席,项羽才命令项庄击杀沛公。 C . 刘邦善于采纳他人的意见,他听取了陈平的计策,成功地离间了项王与范增,最后范增负气离开,未到彭城就患病而死。 D . 《论项羽范增》中,苏轼认为,义帝能识人用人,是贤明之君;并且认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不听范增的建议而杀死义帝时开始的。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②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

    5. (5) 沛公见到项王后,是如何打消项羽的疑虑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