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安庆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一下·安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历史剧是基于历史真实进行艺术虚构的产物。从媒介形态来划分,历史剧可以用话剧或影视剧的形式呈现;从风格类型来划分,历史剧又有“正说”与“戏说”的区别。但究其共性,它们都是基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展开的。

    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历史剧以“历史”为修饰,就杜绝了完全虚构的可能。如果一个故事毫无疑问是虚构的,那么观众不会向创作人责问其是否真实。如《步步惊心》《宫》这类穿越剧被限定在“奇幻”一隅,这是因为剧中的穿越情节消解了历史框架,解构了观众对于历史真实的意义期待。

    那么,历史剧应该对历史忠实到何等程度呢﹖这一向是戏剧评论家们争论的课题。诸多论者都论及这个“度”的重要性,但却没有厘清“度”的形式边界。比如,有的论者认为这个“度”体现了与历史真实相符合的程度,

    一旦失去这个“度”,就有可能改变“正说”的本质,而完全走向“戏说”;有的论者认为历史剧虽然应该严格遵循历史,但不等于不可虚构,只是要注意把握住“度”,即莱辛所说的“历史内在的可能性”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可能发生的事”。前者以“度”来划分正说与戏说,后者以“度”来评估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二者都强调了“度”在历史剧创作中的关键性,但都没有说清楚可供判别的标准。所以,类似于“适度的戏说、隐射、反讽、戏仿,有助于让历史人物脱掉过于僵化刻板的面具”这种说法,往往又会遭遇“过度戏说以致消解历史”的批评。由此来看,文本类型与观众阐释之间始终存在着形式边界与解释策略的关系问题;这就需要着力探讨历史剧在建构真实上的叙述策略,即“度”的形式特征。

    真实与虚构的意义判定无法交由个体,毕竟任何文本都会被一些人视作“事实”,而被另一些人视作“虚构”。再者,意义判定的标准也在流变,虚构的边界随着历史的发展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着的。例如,远古神话被先民视为历史真实,如今却被判定为艺术虚构。因此,对于真实与虚构的意义判定只能交由整个阐释社群。但是,阐释社群提供的意义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阐释社群会随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迁,成员范围也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解读文本的真实与虚构时要有一种动态的视域。

    历史真实所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片段的、存有矛盾与秘密的,这些空白可以经由剧的内容来串联,丰富与自洽。历史剧有意创造了一个自洽的可能世界,并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景观。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与细节为历史剧的虚构提供了底本,在此基础上的推演、改造、填充,既保证了情节要素的正确,又差异化地再现了某种可能真实。

    最终的结果是,历史剧的真实与虚构需要确立各自的意义限度,即通过一系列叙述策略去建构彼此之间的形式区隔,既不能消解观众对于历史真实的期待,更不能陷入消解历史的虚无。历史剧中的虚构也只是有限度地去改编历史真实,历史真实也需要为其中的虚构部分提供必要的理据支撑;而在真实与虚构博弈过程中生成的形式特征,恰恰是需要通过学理辨析才可以廓清的。

    (摘编自陈文斌《真实与虚构:历史剧中的符号区隔及其文化效应》)

    材料二:

    “失事求似”的创作理念,为历史剧创作插上了浪漫主义的翅膀。郭沫若说:“剧作家的任务是把握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剧作家有他创作上的自由,他可以推翻历史的成案,对于既成事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发,而具体地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在。”

    在历史剧《屈原》的创作中,郭沫若对史料进行了提炼加工,运用丰富的想象,去推测历史的必然,发掘历史的精神,进行了大胆而合理的虚构。他有意削弱屈原忧郁彷徨的一面,而突出其刚毅坚定的一面削弱屈原忠君的一面,强调其反抗的一面,并且将屈原放在抗秦反媚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其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郭沫若根据个别史料进行想象,把宋玉写成一个小人。张仪的形象,也不完全符合历史真实。这些艺术创造,都尽可能有史实的依据,既不失历史真实的限制,又能凸显历史人物的精神,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

    《屈原》的演出在当时的国统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剧中的屈原与现实生活中坚持抗日、进步的爱国者和民族志士,面临的矛盾和遭遇有神似之处。因此,屈原所受的冤屈、陷害,以及他的怒、他的抗议,便极能叩击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灵,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使这部作品更具战斗性和时代性。

    (摘编自宁爽《浅析郭沫若话剧〈屈原〉的艺术特色》)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代艺术研究者未必认同远古先民眼中的历史真实,因为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是动态的,可能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变化。 B . “失事求似”的理念为历史剧创作摆脱历史事实的束缚提供了可能的途径,也有助于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在。 C . 历史剧可以按照媒介形态或风格类型进行划分,但这都基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展开,兼具真实与虚构这两个特征。 D . 莱辛等人认为历史剧的创作要体现与历史真实相符合的程度,也就是要遵循历史内在的可能性,叙述可能发生的事。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历史剧《屈原》根据个别史料进行虚构创作,充分体现郭沫若所要表现的历史精神。 B . 历史真实与虚构的意义判定无法交由个体,这导致个体不能判断历史剧情节的真伪。 C .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历史剧中真实和虚构的关系,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D . 历史剧若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便能引发当代观众的共鸣,体现战斗性和时代性。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黑格尔把历史剧界定为“向过去的时代取材”的文本类型,把“维持历史的忠实”作为历史剧创作的重要原则。 B . 历史剧《胆剑篇》取材于“卧薪尝胆”的历史记载,但是作者曹禺在原有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虚构与加工。 C . 俄罗斯文学家阿·托尔斯泰在《论文学》一书中说:“戏剧的本质就是大家在一起,创造性地把虚构变为真实。” D . 《红楼梦》采用了“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特殊笔法,真实、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特征。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5) 复兴中学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在即,同学们准备依据教材中《屈原列传》《离骚》等作品,创作历史课本剧《屈原新传》参加汇演。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同学们创作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 2. (2023高一下·安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见麒麟

    哥舒意

    丁丑年秋,日军进驻南庄,砸开了苏园生锈的门锁。当天,藤原长官请私塾先生苏夫子苏园一叙。

    “夫子现在还有学生?”

    “时局纷乱,学生失散,只在家里教小女,编地方志。”

    “时局纷乱,我也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教师。现定居南庄,正好请夫子教犬子承太中华文化。夫子不妨带令媛一起来,两个孩子可作伴读书。”夫子没有说话。

    “日本武运源于贵国儒学,今后我们不分彼此,共同将它发扬光大。”

    “我只知道教书。”

    在苏园,守真见到了承太。“守真是我女儿,”夫子说,“在这里,我们只是师生,你们只是同学。”言毕,夫子就开始讲授孔子。

    课间休息,夫子望着窗外。窗外半山桃树,不见花叶,夫子偏看得出神。

    “夫子在看什么。”

    “看万里桃花吧,万里桃花是苏园盛景,只有上了年纪的人看到过。”守真说。

    “现在漫山枯树,没有桃花。”

    “那夫子就是在看过去的万里桃花。”

    习字课。夫子写下一字,问承太。

    “‘仁’,我父亲的名字。父亲说他取名为仁,就像皇帝待臣民要仁慈,不要凶恶。”

    “这是其中之一。子曰仁者爱人,仁是爱惜他人。”夫子教承太“仁”字的不同写法,汉隶唐楷,一一落入承太眼里。

    上午课毕,午餐。承太吃了几口,瞥见守真饭碗已经扒空大半,问:“师姐没吃早饭吗?”

    “家里的粮给村里孤儿了,他们大人被打死了,他们没饭吃。”

    承太没说话,看了看外面,说:“桃树开花就好了,可惜都枯了。”

    守真说:“我们去找找,也许能找到一两朵桃花。”

    饭后,他们在桃园真找到了一朵纯白的瘦花。秋日白桃难得一见,两人赏过桃花,差不多到了上课时间,守真起身要走,承太却奔向大屋,提了一柄大刀回来。

    “母上佛堂供花,正需一支白花。”承太双手握刀,举过头顶。

    “这个桃园再也没有桃花了。”守真凝视断茎绿痕,见地上有足印,隐隐然像是什么动物曾在此驻足。

    晚上回家,守真对夫子说:“我好像又看见了。”守真在纸上写了夫子以前教她的两个字,四十二笔。到了半夜,守真偷偷出门再次来到苏园那棵桃树下。月色朦胧,恍惚间见一行蹄印,从她脚下伸展开去。远处树影下,一头古兽。古兽仿佛感觉到了她的存在,转身望着她,目光清澈。

    守真回到家,夫子已经醒来,在方桌上写字。

    “我又见到麒麟了。”

    “麒麟,古人视为仁慈化身,太平之世它才现身。”夫子说,“孔子见过麒麟。”“可现在是乱世。”“所以麒麟不该出现。”夫子说,“不要告诉任何人你见过麒麟。”

    一个周六,午课结束,师生三人听见屋外喧哗。原来,士兵正在挖一株桃树,守真正是在那棵桃树下看见麒麟的。很快,一辆军卡驶来,运来一棵大樱花树,种在了那株桃树的位置。

    那天入夜之后,守真出门。门外,承太背着书包在等她。他们一起来到南庄的祠堂,祠堂供桌下钻出很多身影。承太打开书包,所有孩子都看见了饭团,他们想起夫子教过的课,就说,仁者爱人。

    离开祠堂后,守真决定把看见麒麟的事告诉承太。于是,他们一起来到苏园,找到那棵樱花树,蹲守在离它不远的桃树下。月亮渐渐隐没,风起云涌,电闪雷鸣。也不知过了多久,暗夜中守真感到有东西在触碰她。麒麟!麒麟身上遍布伤口。

    清晨,守园士兵发现,昨天移植的樱花树已被雷劈断,树下焦土上,有蹄印四枚。

    夫子在家正吟诵论语。卫兵敲门,说藤原请夫子前往苏园一叙。

    “今天我们说一下这两个字。”藤原拈起宣纸,上面是夫子写的两个字。四十二笔。

    “麒麟。我想听夫子说文解字。”

    “麒麟是古人想象出来的动物,实为驼鹿,所以两字都以鹿为字首……”

    “我读到的史料和夫子所说不同。这也是从夫子家借来的,《南庄简史》,上面说,汉武帝时村民在这里见到麒麟,汉武帝就让人建了守麟阁。现在守麟阁已毁,但原址上又盖了这座苏园,有了万里桃花。所以,麒麟再度出现也不足为奇。”

    “前人虽有记录,却未必是信史。”

    “那孔子春秋时见麒麟,看见的是什么?”

    “一头驼鹿。”

    “西汉武帝猎得白麟,又是什么?”

    “一头白色的驼鹿。”

    “所以夫子是不相信中国有麒麟这种瑞兽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敢问藤原先生,如果见到麒麟,又会怎么做?”

    “我们会请回京都,我觉得麒麟代表了中国文化里最宝贵的那一部分。”

    “遗憾的是,藤原先生永远不可能见到麒麟。”

    藤原没作声,过了一会说明天要来听课。第二天夫子上课,讲“朝闻道,夕死可矣”。藤原旁听了一会,起身击掌,两名宪兵应声而至。

    “最后问夫子一次,到底见过麒麟没有?”

    “从没见过。”

    一名宪兵架住夫子,另一名抓住守真。夫子嘴唇动了动,守真低声说:“爸,覆巢之下。”夫子没再说话。这时,承太忽然向父亲跪下,藤原迟疑了一会,然后挥了挥手,宪兵松开了守真。

    供桌下的孩子饿急了。守真很晚才来,孩子们问夫子呢。守真没有回答。

    忽有孩子说:“着火了!”苏园那里红光艳艳。守真望着山林,隐隐约约,真真切切,如有古兽浴火奔走。守真取出《南庄简史》,翻到最后一页,上面有夫子的字:丁丑年秋。之后空白。守真取笔,在空白处写下:“丁丑年秋,夫子化麟,隐入桃林,是夜桃林花开万里,绵延不绝。”

    “今天还上课吗?”孩子们问。

    “上的。今天教两个新字,四十二笔,你们看仔细。”

    (选自《小说月报》2023年第1期,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关于“课间休息,夫子望着窗外”的情景,承太与守真间有一番问答,这为小说情节的展开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介绍。 B . 藤原将樱花树移植到苏园,象征着日本对中国文化侵略的深入;而樱花树被雷劈,则隐喻侵略者的野心不可能实现。 C . 夫子最后一课讲“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一情节上的精心设计,暗示夫子已作好了牺牲准备,并以此表明心迹。 D . 小说写夫子应允藤原担任承太家庭教师的无奈,写他为守护麒麟秘密的英勇,揭示了一名普通中国百姓的精神成长。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一般写抗战题材的作品不同,这篇小说从文化的角度落笔,写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企图,写中国百姓守卫中华文化的努力,取材独特,视角新颖。 B . 刀劈桃花,暗示承太的日本基因;给孤儿饭团,表现了承太的仁爱之心,两者对比鲜明,反映了承太矛盾而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丰富了人物形象。 C . 小说中的孤儿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日本侵略者带给中国人民的苦难,看到中国人民的善良和勇敢,也看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未来中国的希望。 D . 小说叙述的故事虽是发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但仍不乏刀光剑影,砸开苏园生锈的门锁,因为阴谋无法得逞而将夫子杀害,让人感受到日军的残暴。
    3. (3) 有人评价夫子教承太写“仁”字的情节设计有“一石三鸟”的作用,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4. (4) 麒麟是传说中的瑞兽,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请简要分析作者虚构“见麒麟”的意图。
二、古代诗文阅读
  • 3. (2023高一下·安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乙】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节选自苏轼《论项羽范增》)

    【注释】①“卿子冠军”指宋义。秦围攻赵,楚怀王(义帝)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项羽假托义帝的命令杀之。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 B .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 C .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 D .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左司马,古代的军官,分左右司马,执掌军政;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 B . 亚父,项羽对范增的尊称。亚,次,次于。亚父之称可见范增极受项羽尊崇。 C . 本纪,纪传体史书中记载诸侯王事迹的一种体例,一般按年月编排重要史实。 D . 遣,文中是派遣的意思,与《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造”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沛公足智多谋,他仅用三言两语,就使项羽说出了告密之人——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这也体现了项羽缺乏谋略的特点。 B . 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羽应当杀死沛公时,他却沉默不语;最终范增只能离开宴席,项羽才命令项庄击杀沛公。 C . 刘邦善于采纳他人的意见,他听取了陈平的计策,成功地离间了项王与范增,最后范增负气离开,未到彭城就患病而死。 D . 《论项羽范增》中,苏轼认为,义帝能识人用人,是贤明之君;并且认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不听范增的建议而杀死义帝时开始的。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②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

    5. (5) 沛公见到项王后,是如何打消项羽的疑虑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4. (2023高一下·安庆月考)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唐·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①梁六为作者友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遂有与诗人的相遇。当时作者被贬为岳州刺史,在为梁知微举行的送别宴会上创作此诗。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诗中“日见孤峰水上浮”的“浮”有动态感,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与杜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浮”有异曲同工之妙。 B . 张诗第三句由虚转实,由写景转抒情,以神仙“不可接”暗指入朝如登九重天,流露出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惆怅。 C . 杜诗首联的“今”“昔”是时间上的对举,呼应了尾联“关山北”与“凭轩”在空间上的对应,都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引发联想。 D . 杜诗将江山的壮阔与个人胸襟的博大相互映衬,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2. (2) 同为描绘洞庭山水的佳作,两首诗在抒情的处理上各有千秋。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两首诗的不同情感。
  • 5. (2023高一下·安庆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冉有述志时说的“”两句,可以看出他非常谦虚。
    2. (2) 《登岳阳楼》中“”两句自叙如此落寞,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对比鲜明,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3. (3)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一下·安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沙坪坝土湾6号有一栋青砖灰瓦的小平房,这座低矮的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建筑,如今为鳞次栉比的高校所遮掩,人们已经很难发现 , 但在当时,它却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重庆之蛙。

    1938年,著名无线电专家马简一创建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陪都重庆对外宣传最重要的渠道。珍珠港事件爆发后,远东各盟国反法西斯电台尽数落入日军手中,它成为盟军在远东唯一可利用的组成电台,这让日寇头疼不已,为此,日寇制定了疯狂的轰炸计划,五年半的时间里,围绕该电台进行了的大轰炸。幸运的是,该电台躲过了重重劫难,雄鸣不止。无可奈何的日寇,将其称为“重庆之蛙”。

    1945年8月10日,电台最先收到日本内阁正式向中国政府转达无条件投降请求的消息,潘永元、靳迈两位播音员立即将这一的好消息向全国通报。“重庆之蛙”成为最先向全世界广播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新闻机构。

    重庆解放后,这里先是被用作重庆市房管局档案馆,后逐渐废弃,变成了的荒芜之地,直到第三次文物大普查,“重庆之蛙”才重见天日,彼时它已经在那里静静等待了50多年。这座如今静静屹立在山城一角从容地诉说着不朽传奇的电台在炮火横飞的岁月中曾经默默地传递着前线消息具极大鼓舞了军民士气。

    (节选自江道(抗战时期的“重庆之蛙”),有删改)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包含“人”字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排改,使语句通顺连贯,不得改变原意。
    3. (3)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7. (2023高一下·安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海螺拥有一双对光敏感但分辨率极低的眼睛,   ①   相比用眼睛这个词来称呼它这一视觉器官,其实叫它“光感受器”更合适。如果有一只鱼从它面前游过,估计它的眼睛就只能看到一个黑影划过。不过这点视力足够它用了。只要它感受到外面的光影发生了变化,   ②   。人家压根不需要逃跑,只需在觉察到危险的时候龟缩。

    扇贝的眼睛和海螺的眼睛功能也差不多。但扇贝的眼睛虽小,数量却多得多,一只扇贝大约有两百多个眼睛,所以相比于海螺兄来说,它的感光范围更广。并且,它觉察到危险后,会马上鼓掌一样游开,在逃跑能力这一方面上,只能说扇贝略胜一筹。此外,海螺的眼睛还有一个你想不到的特异功能,它会再生。2018年,有科学家对海螺做了一个实验,把它的两只眼睛切掉了,但过了八周之后,它就长了一对新眼在眼柄上。

    由此看来,在再生这点上,   ③  

    1. (1) 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句子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那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到处宣扬它们的价值,结果一鉴定,一幅真迹也没有。 B . 阅读学术著作,要关注其中“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C . 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D . 宋徽宗所创的“瘦金体”,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在中国书法史上独具特色。
    2. (2) 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一下·安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林觉民《与妻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鲁迅《这也是生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没有一滴水能独自成为大海,也没有一个春天不拥有万紫千红。但若失去那每一滴水、每一朵花的“我在”,大海也会干涸,春天终将无色。所谓“我在”,是“我在场”,是我在看、在听、在感受、在坚持。无论愿不愿意,你我都已被卷入这大历史的现场。历史流经我们,我们就要打上印记。

    “我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你面向青年读者,结合以上材料,为《中国青年报》的“青年先锋”栏目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真实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