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七下·瑞安期中) 同学们想为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写一篇人物报道,查阅资料发现了以下采访,请你参与提纲编写。

    太空183天!专访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节选)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年2月17日,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返回地球75天后,首次与公众正式见面,《面对面》记者独家专访三位航天员。

    01刘洋太空中的三次哭泣

    记者:你感觉(第一次出舱演练)跟在水底下训练有什么不一样?

    刘洋:第一次就是因为刚刚到这种环境,整个规律全是乱的,没有摸索到这种爬行的特点,所以就会觉得特别特别累,特别特别费劲,我完全稳定不住自己的身体,你想让它稳定的时候它向上飘,你想让它横的时候它竖着走,你想让它前进的时候它往后退,就属于这样的状态,你就不知道该怎么去弄。而且随便一个很小的动作,你可能就手忙脚乱的,所以当时心里很着急,打击也很大。

    第一次演练之后的几天里,刘洋脑子里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出舱的动作,她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每一个动作。压力之下,刘洋偷偷哭过三次。

    刘洋:因为不想让别人看到,也不想让别人担心,地面的工作人员其实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我们。如果你在天上情绪不好,他们也特别着急,所以我一般都是躲起来悄悄哭。我有一次在气闸舱里面悄悄哭的时候,因为气闸舱里有两个摄像头,我每次都会躲在衣服后面或者背着摄像头,实在忍不住的话自己悄悄地抹几下眼泪。

    刘洋没想到的是,这一幕,被400公里外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捕捉到了。

    记者:她说什么?

    刘洋:她第一句话就问我,她说你刚才哭了是吗?我说没有,我说你看到我哭了吗?她说你在气闸舱里面哭了。然后我就笑了,我说是。我说其实好多次我都想给你打电话,想给咱们的中心打电话,我就想能不能把这个工作量给调整一下,我不去操作这么多的东西,就是我辅助,我作为一个辅助者去干这些活。

    记者:你等于是跟黄伟芬托底了?

    刘洋:他们肯定知道,我心里也是有着巨大的压力,我就把心里话跟她说了。她说没问题,她说你要相信自己,她说我们都相信你,你在下面训练得那么好,再说你们也是两个人协同配合,她说你要相信自己一定没问题的。

    记者:她的这番话对你的作用是什么?

    刘洋:这么多人相信我,我也会因为他们的信任,而不自觉地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心。

    任务原计划安排两次出舱演练,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刘洋主动要求加练一次。

    02刘洋惊心动魄的太空30米

    2022年9月1日,刘洋首次在舱外亮相。顺利完成问天实验舱扩展泵组安装、问天舱全景相机抬升等任务后,已是9月2日凌晨,此时他们要验证的是问天舱舱外自主应急返回,模拟在离出舱口的最远端进行工作的时候遇到应急情况,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当时设置的应急路径单程30米,需要沿舱壁上的扶手爬行往返。

    记者:30米,在地上几步路的。

    刘洋:很轻松。

    记者:但是如果在天上你是要靠爬?

    刘洋:对,完全靠双手,我们在最远路径爬行的时候,正好是阴影区,我爬到路径中间的时候,我忍不住往下看了一眼,我感觉四周特别黑,我就想看一看周边到底是什么?脚下到底是什么?我就不经意地低头一看,黑,深不见底的黑,我觉得万丈深渊都不足以形容,你看不到任何的东西和参照物,那种巨大的心理打击就像一下子把你的心给抓紧了那种感觉一样,然后就赶快把眼神收回来,两个手抓那个扶手抓得就更紧了。

    记者:你第一次看怕不怕?

    【A】刘洋:怕,有点怕。我真怕自己一松手飘走了,我继续向前爬,爬到下一个扶手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又低头看了一眼,就这一眼我就看到了一弯新月

    记者:在哪?

    刘洋:静静地在我的脚下,静静地悬在我的脚下,你就感觉心一下子就温暖了起来,就明亮了起来。历时约6小时,神舟十四号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记者:那你完成了这些,你回去那什么叫如释重负?

    【B】刘洋:如释重负,那一刻体现得真的是淋漓尽致!当我爬在出舱口的时候,我们两个,我和陈冬我们两个人,都在出舱口照了一张合影,用舱外的相机。当时他们说那个画面特别好,我们俩中间正好是日出,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这时候你往下面看,美丽的蔚蓝色的地球,真的是万里江山就在我的眼前,我那个时候才有心情才有时间,目不转睛地贪婪地去看一看我们出舱的这个美景,真的心里乐开了花。

    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陈冬、蔡旭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全过程顺利圆满,进一步检验了航天员与小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验证了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经过两次出舱活动,3人再看地球时,都有了不一样的视角。

    记者:你从空间站的视角看地球的时候,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C】刘洋:我特别特别喜欢看夜晚城市的灯光,万家灯火,灿若繁星,我觉得每一个闪亮的灯光后面都有一个温暖的家,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心里面一下暖洋洋的。

    记者:你是想家了吧?

    刘洋:是的,想念,想家。我有的时候特别想孩子的时候,我就不停地写日记,每次望向地球的时候,我都会在想,他们现在在干什么?是不是也在想妈妈?我知道在那某一盏温暖明亮的灯光背后,他们俩就在里面,正在欢快打打闹闹做游戏,正在跟爸爸说,说:“你看,快抬头看,那颗最亮的星就是妈妈,刚刚飞过去。

    03日历上的五角星

    神舟十四号乘组交给神舟十五号乘组的,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圆满收官,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了长期有人驻留模式。从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被批准实施,到中国人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至今已走过30年。

    记者:那一天你们会在心里,或者三个人在一起,说一说这件事?

    陈冬:我们带有小日历,我们就会在日历9月21日这天画个小五角星,着重标红,这是我们载人航天发展30周年。那一天我们也跟地面的,我记得是戚发轫院士,也跟他通话,他向我们表示祝贺,他说很羡慕我们嫉妒我们,说你们有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大的家让你们去住。我们对他们表示敬意,是你们的努力你们的付出,让我们有这样的家可以住。但是我想着这个纪念日只是一个很小的节点,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40年、50年会越走越好,而且中国的空间站会越建越好,越建越漂亮。

    1. (1) 参考课内学习经验,结合采访内容,补充提纲(1)(2)处。

      “航天员刘洋”人物报道提纲

      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

      ②太空183天!专访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选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提纲一:人物生活时代背景】

      在民族衰微的20世纪30-40年代,闻一多以学者身份为民族开一剂药方;又以革命家身份争取民族独立。

      (1)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建成了自己的“太空家园”之际,

      【提纲二:选材角度】

      从“学者”和“革命家”两个角度选择细节

      (2)从两个角度选择细节

      【提纲三:筛选原声回放】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A】【B】【C】

      (筛选刘洋【A】【B】【C】三段回答作为原声回放)

    2. (2) 组员就是否要把“刘洋三次哭”选入报道中,产生了分歧,请你定夺。

      意见一:不妥,因为航天员哭泣的形象太不符合我们心中的“航天英雄”形象。

      意见二:妥当,这样真实的形象,真是读者需要了解的刘洋。

      【我的决定】

    3. (3) 你所在的小组推荐导演筛选【A】【B】【C】作为【提纲三】的内容。请你作为代表,结合加点字,为这组“原声回放”写一则推荐语。

      把人物写活,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多让人物“说话”。通过“原声回放”,读者可以零距离地认识和了解人物,对这个人物做出自己的判断。——《典型人物报道的“招数”》

      【推荐语】

    4. (4) 导演决定引用“03”中“陈冬”的回答作为“航天员刘洋”人物报道的结尾,部分组员不能理解。请你为其讲解导演意图。

      【导演意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