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元素。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而笔者认为,“文化江南”应当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这里的“诗”是指广义的文学,“书”则是指书以及与之有关的撰写、制作、流通、存藏等技术,产业与运作制度。

    因此,可以说,“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诗”与“书”是山水审美化、人文化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作为审美对象与自然禀赋的山水,也为江南文学的发展与书籍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滋养与资源。山水与诗书互相形塑,造就了风格独特的“文化江南”。作为客体的自然山水与作为主体创造物的文学、书籍互相成就,互相促进,而作为主体的诗人的实践活动即是这种互相交融的原动力。“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是作为主体的诗人发现并创造江南的山、水、诗、书的过程,也是江南山、水、诗、书滋养、形塑“人”的过程。

    晋室南渡之后,陶渊明在九江发现了田园山水,谢灵运、孙绰则在浙东发现了山水的价值。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了山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了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信州所写“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则更是将山水主体化,让人处于客体的位置,人成了山水的对象。对于江南山水与诗(文学)的关系,刘勰《文心雕龙》提出文学“得江山之助”的命题。中古以降的诗人文士对此多有阐发,认为江南山水不仅提供了文学创作的素材,也形成了文人独有的风格特征。浙江省近年也提出“以诗(诗词曲贼)串文”“以路(水系古道)串带”,分别绘就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正是走在历史的延长线上。

    (摘编自冯国栋《江南的山水与诗书》)

    材料二:

    山水体现了道的特性,由山水可观天道。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悉,故几于道。”水能滋养万物,不会因为相争和冲突而破坏自然的和谐有序。水处于卑微的位置,却彰显了上善、至德和圣人的无为而治,水之“道”有益于心性涵养和政治治理。水为天下至柔至弱之物,却能击穿石头等坚硬之物,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南朝宋画家宗炳表示,“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山水以其形质之美更直接鲜明地呈现“道”,使仁者在静观山水之中国悟道而喜悦。这也印证了孔子所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按照朱熹的解释,“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事理像水一样变动不居,义理像山那样永恒不变。山水形成一种互补,将变化与恒常融为一体。通过在山水间游走、居住、体悟、静观,人们可参透天地之道、治世之道,成为智者或仁者,抑或兼容两者。

    “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山水的自然本性充分体现了“道”和“至德”。水大不可极,深不可测,润泽万物,入于无间;而高山仰止,为万民所瞻。山水最能彰显道的本性,是人悟道的直观对象。中国的山水文明展现了“配对”的思维方式,而非西方式的组合逻辑。“山水”融合了静止与流动、恒常与变化、透明与晦暗、密实和稀疏、整体与部分、阴阳、虚实、高低等两极的概念。人在山水里通过“回到源头”可取得新的兴发,汲取新的能量和源头上孕育般的活力,从而解除身心的对立,回到最好状态。

    山水赋德、山水比德、山水兴德也是中国山水文明的特质。《诗经》中有大量描述山水的意象来传达道德教诲,山水赋德是通过展示山水的原貌来喻指人的德性。山水比德也是常见的传统用法,如《诗经·鲁颂·泮水》反复提到“思乐泮水”,在泮水中采菜,在泮水边上饮酒,表达对德政的歌颂。诗中还进一步由山水兴德,引申出君王要通过修明德性而兴邦安民。《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也以山比德,用南山北山各种草本植物起兴,赞颂具备诸种德性的贤人君子,称其“德音不已”。《诗经》的首篇《关雎》更是借助河流水鸟植物的比兴,歌咏“后妃之德”,“风天下而正夫妇”,使淑女配君子,而进贤思才。君子从起先的“寤寐求之”“辗转反侧”逐渐转变为以琴瑟钟鼓之礼相迎,心性从自然的情爱冲动转向礼仪贤德,使性情和德性获得涵养。山水天地间美好的景、物、人和生生不息的劳作,可激发人不断完善自身,走向道德人生。

    (摘编自林志猛《中国山水文明与精神的超越性》)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代人将江南视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是因为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使江南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品格。 B . “文化江南”的形成,得益于江南山水与江南诗书互相形塑,前者为后者提供滋养与资源,后者不断推动前者审美化、人文化。 C . 山水具有形质之美,两者可以形成一种互补,将永恒不变的义理与变动不居的事理融为一体,能够直接而鲜明地呈现“道”。 D . 不同于西方文明的组合逻辑,中国山水文明的最大特色是两极“配对”,以此彰显道的本性,让人从直观的山水中悟得“道”。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士林先生认为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是“诗情”与“审美”,而材料一作者则认为文化江南的本质特征是山、水、诗、书。 B . 材料一列举陶渊明、谢灵运、孙绰、辛弃疾的例子,有力地说明了在“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中,江南山水与诗人是互相形塑的。 C . 水虽处卑微却能滋养万物,不会因为相争和冲突而破坏自然的和谐有序,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可见,水中有天道。 D . 材料二列举并分析了《诗经》中《泮水》《南山有台》等三首诗,说明中国山水文明自古就有山水比德、山水兴德的特质。
    3. (3) 下列诗句或词句,最能体现“文化江南”特有维度的一项是( )
      A .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唐·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B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宋·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C . 万卷图书千户贵,十洲烟景四时和。花心露洗猩猩血,水面风披瑟瑟罗。(唐·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 D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杨慎《临江仙》)
    4. (4) 两则材料同以山水为论述对象,但论述目的并不相同,试简要说明。
    5. (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请以上述两则材料为依据,分析说明这一理念的内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