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语出西汉刘向《说苑·谈丛》,意思是说,要想不陷入困境,就须提前谋划;要想不至于绝境,就须事先预防。究其所本,它所表达的乃是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特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内涵。
就历史而言,中华人文精神的觉醒发生在殷周之际,其原动力就是忧患意识。作为中华元典之首的《周易》,开篇乾卦之九三爻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整天刚健奋勉,振作不已,到了夜晚仍心怀忧惧,如同危险就在身边,不敢懈怠,从而得以免遭灾祸。乾卦《象传》又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精神背后蕴含的也是深沉的忧患意识。这种思想,直接为孔孟及后世之儒者所继承和发扬。孔子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更是发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切告诫。正是这种发轫于殷周之际、大成于孔孟的忧患意识,激发了中华民族刚健自强的精神气概。
从思想上来看,忧患意识产生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人的意志屈从于天命鬼神的时候,谈不上有何忧患意识。须知,忧患意识是一种理性的主体精神。这种主体精神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一种责任感。人必须在认识到自我对事情的好坏成败负有责任时,才能产生忧患意识。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反映的都是深怀忧患意识的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担当精神。
忧患意识在强调主体当下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同时,又引发主体自觉地对未来的可能性进行预判,体现为一种前瞻性思维。《周易·系辞下》云:“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几”就是事物将要变化的前兆,它既可能是好的苗头,也可能是坏的苗头。能适时准确地把握住它,就能将祸患消弭于无形,就能将事业培植广大。忧患意识所具有的前瞻性特点,使人在觉察到危险潜存的同时,也能看到机遇的萌生。
在新的时期,增强忧患意识,是基于国家、人民事业的责任和担当而产生的实践智慧。从忧患意识入手把握新发展理念,是提升新发展理念下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和战略意识的根本要求。 (摘编自张克宾《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