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七下·郑州月考)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问题

    追忆“天眼”之父南仁东

    9月25日是中国“天眼”竣工一周年的日子。已为“天眼”操劳二十多年的南仁东,却没等到这一天。

    “咱们也建一个吧”

    ①“咱们也建一个吧。”国际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则和几位同仁一起提议:可根据我国国情,建造我们自己的大望远镜。

    ②从这句话开始,南仁东把自己与“天眼”牢牢绑在了一起。“这二十几年,南老师没干别的。”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说。这些年,南仁东的努力程度常人难以想象。

    ③为了找到最满意的地点,南仁东从几百张遥感地质图像里挑选出所有接近圆形的洼地,闷头钻进贵州的大山里。他要拄着竹竿翻山越岭,到现场去勘察,这个洼地合不合适,距离嘈杂的闹市有多远。

    ④“那几年南老师几乎踏遍了当地所有的洼地。”甘恒谦说,南仁东爬的山路连那里的农民看了都摇头。

    ⑤挑剔的南仁东最终相中了最圆的那个大坑——位于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然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设想。为了推动工程立项,南仁东每次向相关部门汇报项目,都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他担心因为一丁点儿意外而迟到。那段时间,经常需要写三五千字的项目介绍,要得很急。南仁东就和同事一起在办公室,逐字逐句斟酌,常常弄到凌晨。他怕稍有疏漏,影响项目的进程。

    青丝熬成白发

    ①作为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主导和参与了FAST的每个项目,带领FAST渡过一次又一次危机。学生们知道,巨大的“天眼”里,饱含了南仁东的心血,更饱含了他的感情。

    ②在2016年9月FAST竣工仪式上,一段宣传片介绍了FAST二十几年来从无到有的历程。同事岳友岭从视频中看到了南仁东二十多年前的照片,感慨万千:“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

    ③如今,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已向苍穹睁开“天眼”,而为它把青丝熬成白发的那个人,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④也许,他只是太累了。也许,他只想化作星辰,与“天眼”长伴!

    1. (1) 本文介绍的是南仁东,为何不用“南仁东传”作为标题?请简要分析。
    2. (2) 文中多次引用甘恒谦、岳友岭的话,有何作用?
    3. (3)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南仁东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 (4) 校门口10米外有条文化长廊,廊上高挂着歌颂时代楷模的楹联,请按照要求补充下联。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看今朝,南仁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