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明清时期,人口明显增长,耕地严重不足。自明中叶起,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自海外传入中国,这些作物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传入黔东北地区,促进了西南山区山地资源的开发。据统计,清顺治年间黔地耕地面积比明万历年间增加了16000项,黔地宣慰使每年进贡粮食高达三万石。据载铜仁地区当时的亚类已达二十种以上,高梁有五种之多。这些高产作物流入市场,成为酿酒的原料。高产作物还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干粮以作备荒之用,或者加工成各种饲料。当然山区主要以砍伐森林来种植,乾隆年间贵州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到嘉庆年间,老虎等大型动物也成罕见。贵州是喀斯特地貌普遍发育的地区,山坡土层薄,地表土本来就容易大量流失。
——摘编自李锦伟(明清时期高产作物的引进对西南山区的影响-以黔东北地区为例》
材料二 1867~1937年中国大米、小麦、面粉分类进出口状况(单位:市担)
项别 时间 |
进口总量 |
大来进口 |
大来入超 |
小麦进出口 |
小麦出入超 |
面粉进口 |
面粉出入超 |
年均进口 |
年均入超 |
1867~1921 |
2.76亿 |
466万 |
461万 |
出口322万 |
出超311万 |
--- |
1903~1914:入起204万 1915~1921:出超143万 |
502万 |
419万 |
1922~1937 |
5.20亿 |
1873万 |
1.861万 |
进口880万 |
入超828万 |
504万 |
入越475万 |
3250万 |
3168万 |
——摘编自徐畅《近代中国粮食进口中的阶段和影响》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坚持不以牺牲耕地促开发,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场需求,把粮食的生产、转化、加工、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开发和整体建设。国家农业科研的投入比重不断提高,“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等重大工程顺利实施。健全完善中央储备粮与地方储备粮之间的补充机制,统一协调省、市、县三级储备的吞吐,确保各地国储库和中央储备粮规模的稳定。
——摘编自尹成杰《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